福建南岛语族考古成果展大年初一亮相福博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 作者: | 时间:2024-02-10

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福建南岛语族考古成果展2月10日将在福建博物院向公众开放,试运行一个月。

展览以图文为主,展示82件相关文物,从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的缘起、福建南岛语族的考古发现、福建史前考古与南岛语族三个部分,展示福建史前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碳化稻谷以及人骨等实物的多项科学研究成果,展现福建省早期文明海洋性、大陆性兼具的特征,为探索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提供了重要线索。

其中,平潭壳丘头遗址出土玉玦、新石器时代磨光细泥灰色陶壶、西汉划花水波纹灰陶纺轮、商周陶鼓形器等重要文物悉数亮相。据介绍,我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用玉时间最长的国家,素有“玉石之国”美誉,玉器在南岛语族文化中也有着重要位置。玉玦是古代玉配饰,是环形而有缺口的玉器,相当于现在的耳坠。平潭壳丘头遗址出土玉玦两头粗中间细。平潭当地并不产玉,专家推测,这件玉玦应该是来源于内陆,说明距今6000年前,原南岛语族先民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航海术,可以在陆岛之间自由往来。

“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研究”是“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之一。此次展览首次系统梳理福建省南岛语族研究的主要成果,通过对比海峡两岸史前文化遗存,论证南岛语族起源“大陆说”中的“东南沿海说”,验证福建是南岛语族的主要起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