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耳杯 觚形杯 闽江下游地区受到中原商周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具有强烈的仿铜作风的印纹硬陶器。这批陶器品种丰富、制作精美、造型独特,具有浓郁的装饰特点,有供宴饮或祭祀的器皿,还有少数专为死者制作的明器。品种类型有豆、壶、杯、罐、钵、盂、勺、簋、尊、盘、釜、甗、罍形器、虎子形器、鼓等。 闽江下游绝大部分印纹硬陶火候较高、胎质坚硬,或含有少量细砂,吸水性较弱,为泥质灰色硬陶。制作方法以轮制为主,少量器物或器物的个别部位用手制或模制。纹饰采用拍印、刻划、锥刺、镂孔、凸棱、出纽等手法以及带有装饰意味的S形、卷云形、漩涡形等泥条附加堆贴和羊、虎、夔龙等捏塑。 当中,印纹硬陶杯以其创新造型最富地域特色,按其形态特点可分为觚形杯、单耳杯、双耳杯、圈足杯四类。造型精巧的觚形杯颇似后世的高足酒杯,一般与壶、罐、尊等盛贮器共处,是一种酒器。丰富的杯具类型印证了闽江下游商周时代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先民生活的富足。 觚形杯形如青铜觚,这种由高火候烧制的泥质硬陶杯,一般呈灰褐色。典型的硬陶觚形杯身是长喇叭筒状,下接圆饼状底座。智慧的古代先民在杯子大小、口沿、杯身和底座上稍做变化,便衍生出千姿百态的觚形杯。杯子口沿的变化如喇叭形的侈口、斜折的口沿、口沿下出棱一周等;杯身多为斜直漏斗状,或在表面附着多层圆圈状凸棱;杯子的杯壁有的较薄,有些杯腹内底收成尖底;杯身与底座之间用细短柄连接,或连实心粗短柄,或者底部直接圆饼状座。 为了创造更丰富精巧的形态,也有将杯子的底座微向内凹,使得底部出棱一周,在棱部边缘一侧附加卷云状突纽,再置于圆饼底座之上,形成双层底座样式。印纹硬陶觚形杯一般口径在5.8厘米至9.8厘米之间,通高在8厘米至15厘米之间,因杯身与底座的连接差异而定。 单耳杯即带一边把手的杯子。因器身、腹形、底座以及杯耳的变化,也有多种样式。单耳杯多为圆筒状器身,也有觚形杯身,敞口或者敛口,有的口沿之下出棱二周,微鼓腹或者腹下做棱脊三周,往下作瓜棱形。单耳杯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杯耳的形态,最有特点的是宽带状竖耳和夔形耳,宽带状竖耳连接口沿与杯腹,耳面常作数道平行竖槽,更为精细的会在宽带状竖耳上端横贴卷云形泥条堆饰;夔形耳即夔龙形状的把手,张口和卷尾连接口沿与腹部。福建博物院就收藏有一件印纹硬陶夔龙形单耳杯,筒形杯身,敛口微敞,微鼓腹部,口径10.6厘米,高11.6厘米。夔龙状耳连接口沿与腹部,圜凹底座,座沿出棱,靠近底部有圆形棱脊一周。器身上阴刻双线勾连的回形纹,平整有序,双线之间均匀填充锥点纹,整把印纹硬陶杯制作精良,夔龙形态栩栩如生。 相较于印纹硬陶觚形杯和单耳杯,双耳杯和圈足的数量杯较少。双耳杯一般在沿口下方设置两个对称的杯耳,如对称的夔形杯,直口,浅腹部,平底微内凹。圈足杯最大的特点是底部有大小不同的圈足或喇叭状圈足,多为敞口杯,口径一般大于杯高,呈碗状的杯形,杯身为斜直壁,平底或小平底。有些圈足杯在靠近底部位置施凸弦纹二周,更为精致。 闽江下游商周印纹硬陶,按工艺手法的不同分为拍印、刻划和堆贴三种工艺,刻划工艺中还包含了锥刺。利用大小不同的陶拍在印纹硬陶器身上拍印雷纹、回纹、方格纹、复线方格纹等,或利用这几种纹饰相间组合而成的拍印纹饰,是闽江下游商周印纹硬陶的主体纹饰。陶拍的大小、印纹的深浅、排列的方向不同,效果有明显差异,并随着拍印技术的纯熟而产生变化,形成方形雷纹、菱形雷纹和勾连雷纹等。在杯腹部上拍印菱形雷纹是闽江下游商周印纹硬陶杯最典型的纹饰手法。 刻划纹主要有大小不同的回纹、勾连回纹、三角形折线纹、曲尺纹、平行斜线纹以及S形锥纹。以锋锐的道具刻划在杯身上,也有同印纹纹饰相间使用。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刻划纹先于拍印技术而存在。刻划纹经历了从早期的简单到晚期的复杂,从粗犷到精细的发展过程。至商周时期,闽江下游印纹硬陶器身上的刻划纹,深浅基本一致,粗细均匀,章法有序,刀法纯熟。 除此之外,利用泥条堆塑的工艺来增加器物的美感,形成堆饰纹也是印纹硬陶杯上常见的装饰。堆饰纹的制作方法是在陶器成坯未干时,用泥条捏塑成不同的纹饰,然后粘贴在器身上再进行焙烧,如卷云状泥条堆塑施作在杯身与实心短柄连接的凸棱边沿,倒S形泥条腿贴在宽带耳鋬的两端与器身口沿连接处等,这类堆饰常作耳系,除了单独施作,也有成双成组地出现在器物上。 在商周时期,闽江下游这三种工艺手法下创作的纹饰各具特色,在印纹硬陶觚形杯上汇集呈现,尤为全面和典型:杯身外壁饰刻划纹,既有单线、双线、三线勾连变体回形纹,又有曲尺纹、曲折纹、三角形平行斜线纹,双线间多堆点纹;也有杯身施两周凸弦纹,通体磨光的;还有杯腹部锥刺勾连云纹和S形纹组成的图案,近底部实凸棱四周,座面上施凸弦纹四周,更有在杯身上腹分组刻划斜线纹,腹底交界处施三道凸棱。在印纹硬陶觚形杯上的纹饰,不仅有单一工艺的纹饰,也有组合纹饰,细节之处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艺术造诣。 以带圆饼座的觚形杯为代表的闽江下游印纹硬陶器造型之新奇、纹饰之精美、工艺之精湛为国内所罕见,是富于强烈的商周时代青铜工艺作风的典型器物,表现出了鲜明的闽越特色,展现出了福建地区别具一格的印纹硬陶魅力,是福建先民精湛的技艺、独特的艺术审美与勤劳智慧的结晶。 (作者单位:福建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