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rap开腔,福建非遗这样回应

来源:东南网 | 作者: | 时间:2025-02-19

“天雷滚滚我好怕怕,

劈得我浑身掉渣渣。

突破天劫我笑哈哈,

逆天改命我吹喇叭”。

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映

哪吒再度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

而在福建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上

众多非遗项目

竟与电影中的元素有着奇妙的关联

当哪吒的 rap 节奏与福建非遗相遇

一场跨时空的文化盛宴就此开启

一起来看看吧~

火尖枪与浦城剪纸

刚劲与细腻的交织

火尖长枪闪闪耀,

勇战强敌我不害怕。

浦城剪纸美如画,

文化瑰宝人人夸。

在《哪吒 2》里,火尖枪是哪吒降妖除魔的有力武器,枪出如龙,凌厉刚劲,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气势与力量。而浦城剪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格粗犷豪放、质朴夸张,充满了力量感。

浦城剪纸艺人在创作时,大胆运用简洁的线条和大块面的造型,如同火尖枪的攻击一般,直击人心。例如在表现神话故事或英雄人物时,剪纸作品中的线条刚劲有力,人物的姿态和神情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和火尖枪所代表的果敢与力量相得益彰。同时,浦城剪纸又有着细腻的一面,在一些细节之处,如人物的服饰纹理、面部表情等,艺人通过精细的剪裁,展现出丰富的层次和独特的韵味,就像火尖枪在凌厉攻势下也有着精准的控制,刚柔并济,与哪吒手持火尖枪战斗时的潇洒与智慧相呼应 。

混天绫与永春纸织画

灵动与飘逸的共舞

混天绫飘呼呼啦啦,

舞出炫光映得眼花花。

碰上纸织画我乐哈哈,

双艺同辉我顶呱呱。

混天绫是哪吒的又一法宝,舞动起来如行云流水,灵动飘逸,变化万千。永春纸织画作为福建特有的传统工艺,2011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永春纸织画以 “织” 为特色,将纸张裁成细丝,再相互交织,创作出独特的画面。纸织画的线条细腻柔和,画面似有似无,充满了朦胧之美,恰似混天绫在风中飘动时的轻盈与灵动。当纸织画表现山水、云雾等题材时,那若隐若现的线条和纹理,仿佛是混天绫在天地间舞动留下的痕迹,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而且,永春纸织画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对纸张色彩和编织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够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动态感,如同混天绫在哪吒手中灵活变幻,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

风火轮与大溪赛大鼓

速度与激情的碰撞

风火轮转轰轰嚓嚓,

烧得那地面热辣辣。

碰上大溪大鼓赛哈哈,

一起撒欢我敲敲打打。

风火轮是哪吒的标志性装备,脚踏风火轮的哪吒风驰电掣,速度极快,充满了激情与活力。

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大溪乡,大溪赛大鼓久负盛名,是福建省的传统民俗文化,龙岩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赛时,鼓手们奋力击鼓,鼓点密集而有力,节奏明快,如同风火轮旋转时的快速节奏。鼓点的轻重缓急,仿佛是哪吒驾驭风火轮时的速度变化,时而迅猛如疾风,时而稳健如泰山。

大溪赛大鼓的场面十分热闹,众多鼓手一起击鼓,呐喊声、鼓掌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激情与活力,就像哪吒脚踏风火轮穿梭在天地间的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对生活的热爱 。

哪吒的三头六臂与漳州木偶戏

奇幻与匠心的交融

三头六臂酷炫炸炸,

耍得那兵器呼呼啦。

碰上漳州木偶戏哈哈,

非遗共绽我把旗插 。

漳州木偶戏是福建木偶戏的重要分支,以其精美的木偶造型和高超的操纵技艺闻名。木偶戏艺人能凭借精湛的手法,让木偶做出各种灵动且高难度的动作。

哪吒在战斗中展现出的三头六臂形态,动作复杂且协调,充满了奇幻色彩。

漳州木偶戏中,艺人通过灵活操纵丝线,让木偶双手舞动兵器、做出各种姿态,这与哪吒三头六臂时的多线操作、协同作战有着相似之处。比如在表演一些武打场景时,木偶的快速转身、兵器的挥舞,都和哪吒三头六臂的战斗英姿一样,极具视觉冲击力,体现了传统技艺与神话元素在动作表现上的奇妙呼应。

陈塘关与福建土楼建筑营造技艺

神话场景与现实瑰宝的呼应

陈塘关前风沙飒飒,

吹得我脸颊麻酥酥。

土楼巍峨顶呱呱,

古今奇观众人夸。

福建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精湛的营造技艺令人惊叹。

在《哪吒 2》里,陈塘关是重要场景,它是哪吒成长和战斗的地方,有着坚固的防御设施和独特的布局。

福建土楼的建造十分讲究,从选址、设计到施工,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土楼大多为圆形或方形,外墙厚实,具有良好的防御功能,就像陈塘关抵御外敌的坚固城墙。而且土楼内部空间布局合理,有居住、储存、公共活动等不同区域,如同陈塘关内部功能齐全的城镇结构,二者在建筑功能性和布局理念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展现了特定环境下人类对于生活空间的巧妙构建。

当古老的非遗技艺

与现代电影艺术相遇

碰撞出的是

文化创新的火花

是传统文化

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