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气温回暖,大自然焕发着勃勃生机。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蛇类等爬行动物结束休眠状态开始频繁活动。我们在出门踏青或者外出劳作的时候,特别是经过山林、水边这些蛇经常出没的地方要提高警惕,做好安全防护。为了确保健康与安全,这份防蛇相关的预防和应急措施请大家收好。 《《《了解蛇活动规律 出没时间 春季(3-5月)是蛇觅食、繁殖的高峰期,尤其在雨后、清晨和傍晚时段活动频繁。 栖息环境 草丛、灌木丛、石堆、溪边、田埂等阴凉潮湿处是蛇的常见藏身地。 常见种类 南方地区需警惕眼镜蛇、银环蛇、五步蛇、竹叶青等;北方则以蝮蛇为主。 《《《认识有毒蛇类 常见毒蛇。图源:杭州市中医院 神经毒素类毒蛇 包括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等。毒液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 血液毒素类毒蛇 有竹叶青、蝰蛇、原矛头蝮等。毒液主要影响血液及循环系统。 混合毒素类毒蛇 如眼镜王蛇、舟山眼镜蛇、尖吻蝮等,其毒液兼具神经毒和血液毒的特性。 《《《被蛇咬伤的症状和危害 毒液扩散 有毒的蛇的毒液含有多种毒素,咬伤后会迅速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导致中毒反应。 组织损伤 毒液中的酶类和肽类物质会破坏人体组织,造成局部肿胀、疼痛,严重时可能导致组织坏死。 神经系统受损 部分毒蛇的毒液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呼吸困难、心跳加速、血压下降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心理阴影 被蛇咬伤后,即使及时得到治疗,也可能在心理上留下阴影,影响日后的生活和工作。 《《《被蛇咬伤后如何处理 减少活动 保持受伤部位静止,避免加速毒液扩散。 清洗伤口 用流动的清水轻轻冲洗伤口,但不要用嘴吸毒,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绑扎 在咬伤部位的近心端(如手臂或大腿上方)用绷带或衣物宽松绑扎,每隔15—20分钟松开1—2分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 尽快就医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前往最近的医院接受治疗。携带被咬情况的相关描述信息,如蛇的外观特征,有助于医生快速判断并采取相应解毒措施。 《《《预防措施不可少 衣着防护 最好穿长衣长裤、高帮鞋,再把裤脚绑紧,避免被蛇咬伤。 工具防护 使用工具在草丛或灌木丛中行走时,可以使用长棍或竹竿先行探路,“打草惊蛇”以避免误踩到毒蛇。 提高警惕 夜间行走携带照明工具,避免踩踏或触碰不明物体。若发现蛇类,保持2米以上距离,缓慢退后,切勿挑逗或攻击。 《《《现场急救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小蛇不毒 就算是被无毒蛇咬伤,也可能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误区二:蛇咬后,几十分钟内没有不适感 有潜伏期,有时会1-4个小时。 误区三:捆扎患肢越紧越好 易导致组织缺血坏死,后果严重。 误区四:切开伤口越深,排毒越彻底 易导致伤者失血过多和伤口感染。 误区五:用嘴吸“毒” 避免毒蛇的毒液从口腔进入人体。 误区六:草药治疗最有效 这些做法往往会延误治疗,并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东南网综合武夷山市立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宜昌应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