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 肯尼亚共和国总统威廉·鲁托 在对中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期间 到访福建 威廉·鲁托是2025年 首位到访福建的外国元首 4月24日晚,在与福建省领导的会见中,鲁托表示,希望与福建加强在经贸、新能源和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此次福建之行,鲁托总统将走访福州、宁德等地,重点考察中国式现代化的福建实践,为中肯合作探寻更多可能。 走进肯尼亚 肯尼亚具有“非洲东大门”之称 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 人类头盖骨化石 长颈鹿在肯尼亚桑布鲁国家保护区漫步。图源:新华社 赤道横贯中部 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 每年的六月中旬至九月份 都进行着盛大的动物大迁徙 这些关键词让肯尼亚 无论在地理课本世界地理部分 还是《动物世界》节目 都站稳C位 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迁徙中的角马越过马拉河。图源:新华社 中肯两国于20世纪60年代建交 但民间交往则可追溯到600年前 深厚的历史渊源 为两国关系发展 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蒙内铁路、拉穆港、蒙巴萨油码头等重大基础设施合作项目不仅改善了肯尼亚国内的互联互通,也促进了东非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发展。 24日,两国元首在北京举行会谈,一致同意将双边关系定位提升至新时代中肯命运共同体,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肯尼亚共和国关于打造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典范的联合声明》。这为双方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郑和下西洋的两端 此次鲁托总统的福建行 正是中肯双方合作迈出的新步伐 福建与肯尼亚 一个是中国的最绿省份 一个是非洲的金色国度 看似差异巨大 实则缘分暗藏 600多年前 中国航海家、福建人王景弘与郑和 共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从福建开洋出海 曾到达肯尼亚马林迪和拉穆群岛地区 这也是船队历次下西洋的最远处 这次远航好似友谊的巨轮 开启了“闽肯CP”的世代交往 郑和下西洋航线图 图源:福州市长乐区郑和史迹陈列馆 我们都有好茶 农民在肯尼亚“茶都”凯里乔的茶田采茶(上图 新华社发);茶企工作人员在福建福鼎市前岐镇鼎白茶业基地晾晒白茶(下图 王旺旺 摄) 肯尼亚是世界四大产茶国之一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赋予了肯尼亚茶 纯天然无虫害的优良品质 福建有着1600多年的产茶历史 是中国最重要的产茶省和茶类最齐全的省份 福建6个传统制茶技艺 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在肯尼亚穆拉雅郡的一处紫茶园,茶农展示采摘下来的紫茶。图源:新华社 值得一提的是,肯尼亚茶产业的新名片——紫茶,富含抗氧化剂花青素,具有特殊口感和味道,曾因缺少相应制茶技艺无法打开市场,直到福建制茶工艺的运用,给紫茶带来了新生命。 我们都有好景 旅游业是肯尼亚的支柱产业 站在肯尼亚的大草原 眺望远处乞力马扎罗山顶 皑皑的白雪和浅蓝的天空 看一场充满生命力的动物大迁徙 原生的自然、真正的旷野 早已列入无数旅行者的人生清单 在肯尼亚纳库鲁湖国家公园拍摄的长颈鹿。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 摄 这种自然野性的美 与清新福建的山水画卷 遥相呼应 穿山越海,移步换景 福建坐拥武夷山、鼓浪屿等 5处世界遗产 非遗瑰宝灿若星河 “闽派”文化,润物无声 是众多海内外游客的“诗和远方” “闽肯CP”携手同行 福建是国内对肯 贸易第6大省 出口第6大省 进口第3大省 2024年 福建省与肯尼亚进出口总额 22.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3% 肯尼亚是福建在非洲的 第5大投资目的国 由中国武夷建设的肯尼亚新A2项目穿过广袤的草原。图源:福建日报 中国武夷等闽企深耕肯尼亚市场,参与基础设施、公共建筑建设和产业投资,承建项目包括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中央银行退休基金大楼、独立公园。目前闽肯两地建筑建材、纺织鞋服、房地产等领域合作日益深入。 2008年 福州市与蒙巴萨市 签署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 牵手成功 正式结为友好城市 2018年 福建省与内罗毕郡 签署建立友好关系意向书 2021年 福建理工大学与肯尼亚内罗毕大学 正式签订合作协议 共建“丝路云展会研究院非洲中心”和 “数字经济教育培训非洲中心” 新时代新征程 “闽肯CP”将 赓续世代友好 促进民心互通 密切地方友城往来 推动双方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共同为打造新时代全天候 中非命运共同体典范作出贡献 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出品 福建日报记者:刘必然 资料来源:福建日报、福建省外办、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