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剧照 主办方供图 东南网5月26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记者今日获悉,被称为“再度引领国风美学”的舞剧《只此青绿》福州站(福建大剧院)演出定档于今年12月25-28日,将于5月27日开票。 据介绍,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取材自北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千里江山图》,全卷设色精妙、构图悠远、底蕴深厚,以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叠嶂的群山构成一幅清丽秀润、气势恢弘的江南山水图,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舞蹈诗剧的体裁设置,“诗”为主,而“剧”辅之。意在从诗出发,循着记忆的脉络,呈现意念和情感的流动。淡化情节和戏剧冲突,才有了丰富的诗化意象,传达出宋代静谧雅致的美学意味。 本剧剧情以来自故宫的文博工作者“展卷人”、希孟、青绿为主轴构成时空交错的非线性叙事。在拉动民间技艺体系五大版块依次出场的节奏中,形成复调式立体结构为叙事发展的主要人物。展卷人通过对《千里江山图》的潜心钻研后“走”入了画家希孟的内心世界,时空交错让展卷人目睹了希孟绘制画作的宝贵时光,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为纲目,观众跟随展卷人的视角,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之中。 “青绿”是中国绘画的主体性色调。清朝画师张庚有言:“画,绘事也,古来无不着色,且多青绿金粉。”到了北宋,画师们为了让山水画保存得悠远绵长,以传世万代,便在矿物质中提炼出青绿两色用于山水画,使绘画呈现出绚丽的色彩,山水更显气势磅礴,庄重宏伟。无色胜有色,青绿之色是谓大色。 而《只此青绿》的编导对其进行了脱意识形态化的处理,使之从冗赘繁颐的世俗意义中解放出来,最终将其纯化为中国山水精神的标志性色彩。扫除俗欲的“青绿”,雅澄莹澈,略无纤尘浸染,由“青”至“绿”的渐变,犹如深邃的苍穹蔓衍至春之大地,舒卷雍容中时见流光徘徊,如遥岑叠翠,如清风朗月,玲珑剔透,不可凑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