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人大频道> 代表工作 > 正文

刘炳坤代表:敢叫旧貌换新颜

www.fjsen.com 2012-10-15 17:17  杨建国 来源:福建人大网 我来说两句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笔者来到省级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之一的漳平市和平镇东坑村采访。漫步在东坑村的乡间小路,只见一幢幢漂亮的乡村别墅矗立在村头,三三两两的老人悠闲地漫步在新硬化的新村道路上,新村背后是连绵的青山。与金秋时节迥异的是,东坑村新农村建设的气息仍然火辣而热烈,处处涌动着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热潮……

“2008年东坑村被列入龙岩市1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23个村庄整理试点村以来,和平镇人大代表、东坑村党支部书记刘炳坤勇挑重担,村带领村两委干部及广大群众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以新农村、新农业、新生活为建设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把东坑村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平安村、文明村,让村民享受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一见到笔者,龙岩市人大代表、东坑村乡贤陈福增笑容可掬地说道。

建设新农村,大刀阔斧

“俯首甘为孺子牛”。面对着昔日东坑村破旧的老土房,泥泞的小道,房前屋后的臭水沟,和平镇第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人大刘炳坤代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其位谋其职。他组织村民,发动了一场村庄整理行动的战役,请来了设计院的专家,以建设宜居宜业的新东坑为目标,对无人居住的“空心房”进行整治,退宅还耕。如今的公路两边,到处是散发着芳香的桂花和五颜六色的茶花。他组织发动村民实施“户户通”工程,将往日泥泞的村道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方便群众的出行、生活、生产。

2009年,在村庄的一片荒地上,刘炳坤代表高瞻远瞩,采用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立面、统一配套“六统一”方式,动员龙岩市人大代表陈福增垫资,实施新村建设,待统一外装修后以成本价交付村民使用。在新村建设工地现场,笔者了解到,该新村建筑密度19%,容积率0.72,首期规划建设36户,全部采用框架结构,满堂地基,每户三层半,建筑面积420平方米。目前,主体工程及外墙装修全部完成,水、电、路,以及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新村所建的房子将以‘平价房’的方式,按成本价卖给本村的村民,目前新村已完成工程量的95%,多幢房子交付村民,有些已经入住,有些正在装修,其他房子预计年底前也可交付,下一步打算对河道淤泥进行清理,沿河两岸建设一座休闲公园,新村绿化率达到35%以上。”刘炳坤对笔者说道,语气中充满着自信。

为让新村有新风貌,刘炳坤代表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定期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常年雇请卫生保洁员进行村庄卫生保洁,先后在村庄内新建及维修垃圾池9个,新砌排污沟12条4.2公里,清理河道4.5公里12场次,实施“一池三改”77户。同时,刘炳坤代表按照九龙江水流域污染治理要求,结合东坑新农村建设规划,拆除村庄内8户生猪养殖户1360多平方米猪栏,并以村规民约方式要求村民实行家禽限养圈养。此外,2012年以来,刘炳坤代表还结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对每家每户的排污设施进行改善,往日的臭水沟不见了,苍蝇和蚊子也少了。

为亮化新农村,刘炳坤代表还多方筹集资金,投入40多万元在3.2公里的主干道安装了26盏太阳能路灯和33盏节能路灯,在村庄次干道安装了52盏简易路灯,解决了村民夜晚出行难题。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