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人大频道> 代表工作 > 正文

林曼秀代表: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www.fjsen.com 2013-08-22 17:52  林小生 来源:福建人大网 我来说两句

胸怀大局

除了教书育人,作为县人大代表,林曼秀关注全县县情民意。

为了掌握社情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准确反映民意,她经常深入到本选区的单位和选民中进行走访,主动听取并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反映,认真接待群众的来信来访,尽可能地挤出时间仔细听取他们的意见,从为民负责的角度出发,对所掌握的情况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力争看深一些、看透一些。

代表会上,她认真听取、审议大会各项报告,踊跃发言,陈述观点,反映人民的意愿和要求。针对长泰县生态文明、校安工程建设等问题,提出“推广成功经验,进一步扩大村容整治范围”,“加大对矿区及工业区的管理整治力度,切实保护好家乡的青山绿水,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使生态文明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意识,形成全社会人人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等建议。

闭会期间,她一方面积极参加代表议政日活动,对全县各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一方面以学校为阵地,积极宣传引导。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从小培养各种文明理念,还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通过学生将各种文明理念涟漪扩散到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让每个公民都形成自觉意识,自觉履行义务,为营造全社会人人主动参与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从最根本上推进文明建设新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助推社会全面进步。

情系民生

“人大代表行使职权,就是要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反映人民的意愿” 林曼秀始终牢记使命,多年来一直站在“改善民生”的高度参政议政。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对于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她总是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群众的呼声,努力为他们办实事:

针对长泰县城乡结合部教育发展不均衡,县城周边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已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优质化的需求,相当部分学龄儿童舍近求远到县城就读,给广大家长带来了不便,增加了经济负担,也给县城小学造成极大压力这一现象,她提出“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建立师资流动机制”,“撤并、整合教育资源”等看法;建议政府把武安中心小学作为官山工业园区的配套民生工程,列入工业园总体规划之内,加大对武安中心小学〔特别是中心本部(即官山小学)〕教育资源的整合、投入,完善校园环境及周边建设,优化办学条件,提高办学品味。一来解决本地村民及外来工子女就学问题,减轻一小、二小承担的教育教学压力;二来能有效吸引外来劳动力,使广大外来工“来得了”“留得住”,推动长泰经济发展;同时武安中心本部位于漳州进入长泰的主干道附近,绿化、美化、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为该县南大门增添色彩,改善形象。

武安中心小学本部位于官山工业园区,地处漳州进入长泰的主干道(省道官9线)与县城人和南路交接处附近,校门面临交通要道,又是驾考路段,各种车辆往返不绝,给师生进出校门带来很多安全隐患。每天学校有一二百名师生进出校门,特别是在中午、傍晚,学校放学,学生排队而出,来往车辆急驶而过,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家长和老师都为此不胜担忧。林曼秀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连夜拟稿,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在学校校门口的交通路段增设减速带和警示牌,以提醒来往车辆减速、行人注意交通安全,确保师生安全进出校门。

凭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林曼秀对自己的工作总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每次在提建议时,总是力求既指出问题,又分析问题,做到言之有理,使人信服,但更重视提出可操作的对策,增强议政的准确性、实效性。几年来,所提的多项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以及武安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现武安中心校京元小学、金里逸夫小学已陆续并入长泰县第二实验小学,城乡结合部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优化;武安中心小学本部学校校门口的交通路段已增设减速带,并设置警示牌;长泰五中校园布局调整正在积极酝酿,武安中心校校安工程配套设施及后续建设也已在抓紧进行中。

不待扬鞭自奋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林曼秀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耕耘在一个山区小县的土地上,情系学子,厚重民生,二十多年如一日,默默奉献,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融入民生福祉,融入祖国未来。她坚信: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