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快发展:福州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的冷库服务项目,被列为我省首个冷链物流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永辉超市,则在零售终端探路冷链物流系统建设……但是,我省目前尚无一家企业能保证从产地到餐桌的完整冷链流通状态,农产品运输存在诸多断链环节 冷链物流,亟待一路“冷”到底 东南网11月2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从生产源头到批发市场再到零售终端最终抵达餐桌,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生鲜易腐农产品只有保存于一定温度之下,才能保证品质与风味。冷链物流产业由此而生,逐渐走入人们视野,成为新兴朝阳产业。 2000年以前,我省冷链物流产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此后10多年间,冷链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现有各类冷库总容量200多万吨,冷藏车3000多辆,涌现出商业性冷库(租赁型冷库)、自用及生产性冷库、冷链物流运输公司等一批冷链流通企业。 批发市场的“冷”生意 15日10时许,记者在福州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看到,两辆冷藏车从马尾新港码头驶进冷库装卸区,车上40多吨冷冻带鱼经检疫查验后,由搬运工人迅速转移入库。 “这批带鱼刚从印度尼西亚运来,远洋渔船自带制冷设备,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又提供冷库、冷藏车租赁,鱼货从远洋渔船到码头到冷库再到批发市场全程低温控制,品质有保障。”交易平台上,经销商黄师傅正向一名哈尔滨客商介绍冷冻带鱼的流通情况。 一番商谈后,客商决定先购买一批带鱼,却又开始担心冷藏运输问题。 黄师傅回答,虽然从福州到哈尔滨路途遥远,但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附近有三四家冷链物流运输企业,可实现从交易市场到零售终端的冷链流通。 “福州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是亚洲最大的水产品、远洋渔产品集散基地,交易市场内有700多家商户从事水产品贸易,年交易额200多亿元,发展冷链物流势在必行。”该交易中心的投资管理公司——名成集团副总经理江贤诚介绍,他们拥有3座冷库,总库容达15万吨,提供包库租赁、零散租赁服务,而旗下的名成物流有限公司有30多辆冷藏车,负责冷藏运输,具备了从码头到冷库再到批发市场的较为完善的冷链系统。 得益于此,该交易中心的冷库服务项目去年被列为我省首个冷链物流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其冷链设施的操作流程、温度控制、信息化管理等环节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监管,为今后我省制定冷链物流行业服务标准累积经验。 而对名成集团而言,冷库和冷藏车租赁已成为其主要业务,两项租金收入占企业租赁收入的70%-80%。 零售终端的“冷”处理 农产品从交易市场走向零售终端后,冷链物流设施同样不可或缺。 每天,永辉超市有20多辆冷藏车负责配送猪肉、蔬菜、贝类及冷鲜奶等生鲜食品;每家门店都根据经营面积大小,配建了50-300平方米的冷库;每个卖场还配置了冷柜等冷链设施,并根据温度高低分为保鲜库、低温库、冷藏库、储冰库等,用于保证生鲜食品的品质和鲜度。 “随着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从生产源头到零售终端的冷链运用越来越广泛。”永辉超市副总裁翁海辉告诉记者,现在有数千种商品须借助冷链流通,一旦断链,就会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如,冷冻水产品或禽肉制品的贮藏环境须控制在-18℃以下,否则就会逐渐腐烂、变质;花蛤须养殖在0℃-5℃的水环境里,否则死亡率会随之上升;鲜牛奶的储存条件一般为0℃-4℃,否则无法保证鲜奶的质量和口感…… 为了减少产品损耗,永辉超市专门在福州设立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建有近4000平方米的冷库,用于贮存来自农产品基地或批发市场的生鲜食品。每日,20多辆冷藏车由此出发,日配送生鲜食品800吨,配送半径达300公里,可辐射全省100多家连锁超市。 “虽然冷链设施投入资金大、运营成本高,但其增值效应不容忽视。”翁海辉认为,冷链物流产业产生的效益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它大大降低配送、储存、零售等环节的损耗率,特别是保障了鲜活农产品的品质,创造了利润;另一方面它也丰富了市场营销品种,让更多的冰鲜水产品、速冻食品通过冷链技术跨国跨地区远程配送,销往全国乃至全球,增加企业经营收益。 “目前,永辉超市还在闽侯南通建设更具规模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进一步加强冷链物流系统建设,满足零售终端供应需求。”翁海辉说。 断链环节的“冷”思考 当前,在我省冷链流通企业中,经营租赁型冷库的企业相对较少,且第三方冷链物流运输公司大多规模偏小。 “目前,全省上规模的冷链流通企业屈指可数,大部分企业尚处于产业发展初级阶段。”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则金教授曾专门调研过我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他发现,我省大部分冷链设施侧重于冷库建设,而产地预冷和途中冷藏运输不尽如人意,至今尚无一家企业能保证从产地到餐桌的完整冷链流通状态,农产品运输存在诸多断链环节。 冷链资源分布不均衡是造成断链的原因之一。据调查,目前我省冷库、冷藏车等冷链设施主要集中在福州、漳州、厦门、泉州等地,且冷链设施在水产品、畜禽肉制品和速冻食品加工行业运用较多,而水果、蔬菜等植物性食品的冷藏保鲜相对滞后,导致了我省果蔬耗损率高达25%以上。 “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或经营个体对冷链物流认识不足,普遍认为果蔬等生鲜农产品经济价值低,加入冷链流通环节后,会抬高产品价格,让消费者无法接受。”王则金认为,冷链设施集中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已说明,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鲜度和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发展冷链物流正当其时。 去年,我省出台《关于加快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6年要培育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冷链物流企业,全省冷库容量增至300万吨,冷藏车增至5000辆以上,使全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有较大提升。 王则金建议,各地应抓住冷链物流发展的有利时机,合理规划、布局冷链基础设施,并出台税收、用电、用地、金融等优惠措施,鼓励企业投资冷链物流上下游各领域,尤其是加强产地预冷和冷藏运输等薄弱环节建设,逐步实现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冷链物流无缝对接。 采访手记 2%,5%,75% 研究发现,采后的果蔬每推迟1天降温预冷,就会导致果蔬货架期或贮存期缩短2天以上。由于缺乏冷链设施,许多果蔬最终变质、萎蔫、腐烂,给农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发展冷链物流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损耗,促进农民增收。同时,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大家对食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提出更高要求,为发展冷链物流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基础。 虽然近年来我省冷链物流水平有较大提升,但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北京、上海等省市相比,尚存较大差距。以果蔬为例,我省果蔬的冷链流通率(物流过程中,采用冷链物流占所有物流的比重) 只有2%,而全国果蔬的平均冷链流通率为5%,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则基本保持在75%以上。 当前,我省正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一种高端的农产品流通形式备受关注。我们期待各级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和布局,加快整合现有资源,拓展物流网络,并推出更多利好政策,鼓励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流通企业参与冷链物流系统建设,形成上下游紧密衔接、运行管理规范的大规模产业集群,减少断链现象发生,为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
相关阅读:
- [ 09-09]首届福建侨商投资对接会上福州对接侨资项目57项
- [ 07-31]今年“9·8”投洽会 榕初步筛选两项目上台签约
- [ 05-19]闽首个冷链物流服务标准化试点落户马尾
- [ 05-18]福建省唯一冷链物流服务标准化项目正式落户马尾
- [ 04-29]宁波“早产奶”企业被罚44万元 负责人被降职
- [ 03-19]关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 03-07]王晶委员:自主创新为企业注入不竭竞争力
- [ 02-26]福建2015年底前建150个城乡标准化集贸市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