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资源闲置 莆田SOS儿童村呼吁关注

2017-07-13 09:01:5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日前,我国第七个SOS儿童村——莆田SOS儿童村发布招收公告,面向全省无偿收留抚养20—30名孤儿和困境儿童。然而,公告发出后,仅收到2名家长的咨询。资源闲置,成为该村面临的尴尬现状。

 

儿童村组织集体文体活动。

问题 呼吁社会正确认知

目前我国有两种孤儿和困境儿童抚养方式,一种是传统的散居抚养,就是由亲属带大;另一种是像SOS儿童村这样的专业机构集中代养。由于社会上误认为SOS儿童村与福利院一样,会把孤儿送人领养,加上偏远山区信息滞后、交通不便、观念落后,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大都选择在家散居抚养。

曾素琼回忆:曾经有位记者给她推荐了一个散居孤儿,希望SOS儿童村能够接收。在了解基本情况后,她跟着记者来到这名孤儿家里,并建议监护人把孩子送到儿童村抚养,但监护人提出多种非分要求,她最后不得不放弃。

在曾素琼看来,比起散居抚养,SOS儿童村优势明显:这里有专业的服务团队,优质的教育条件,齐全的各类基础设施,而且管理规范,更有利于抚平孩子失去至亲的伤痛健康成长。

2014年,荔城区民政局组织了一批孤儿监护人,来到SOS儿童村参加开放日活动。在进村前,大家都存有顾虑,可当他们看到村里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孩子们健康的精神面貌后,马上有人提出要把孩子送到村里来抚养。

曾素琼认为,这种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的推介方式非常可取,因为他们掌握着辖区内孤儿和困境儿童的完整资料,公信力也强。仅这一次,SOS儿童村就顺利接收了七八个孩子。

从进村时的哭闹到离村时的温情,孩子的成长有目共睹。SOS儿童村所做的一切,让社会误解和偏见渐渐消除。

“如果有注意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刚进来的孩子都是低着头,习惯躲闪,从照片里可以看得出来。”曾素琼说,参加过几场文艺活动后,他们就逐渐活泼起来了,也敢上台表演了,把自己当作这里的“小主人”。在长大成人离村的时候,孩子们还会主动提出跟SOS妈妈抱一抱,即使是走上社会,他们也会分享他们在生活、工作中的点滴。

在全国SOS儿童村征文参赛作品中,莆田SOS儿童村孩子林小方(化名)这样写道:“我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儿童村对我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离不开妈妈默默无闻的付出,离不开兄弟姐妹们的互帮互助。我今后会更加努力地工作,来回报社会,把爱传递。”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