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的多个居民小区,发现私拉电线等违规为电动车充电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住户甚至从楼上“空降”电线、插座给电动车充电。
![]() 多措并举,将安全隐患降低 “住户私拉电线的行为已违反相关法规。如发生事故,责任要由私拉电线者承担。小区物业也有管理职责,若是物业未尽职,也需要承担相应责任。”福建元一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炜认为,一些住宅小区需要整改,增加电动车充电设施,满足业主的需求。有关部门也应出台措施,将有偿充电合理化,既要制定收费标准,也要建设安全方便的充电场所。比如,设置专门的充电设施,电动车棚及集中充电设施应采用不燃材料搭建,每个车棚停放车辆不宜过多,棚内应每隔一段设置防火分隔。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谢宏忠认为,面对电动车的诸多问题,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置之不理,应当加强管理,合理引导,解决需求,方能解除隐患。“以居民乱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为例,这类现象多发生在老旧小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滞后,物业管理无法跟进,业主自治能力相对较弱,这就需要物业、社区、街道等多方力量介入引导,与小区业主一道逐步改善基础设施,以满足用电需求。”谢宏忠说。 福建省消防总队相关负责人提醒,有关部门应加强电动车停放充电引发火灾的防范常识宣传和典型火灾案例警示教育,引导群众增强消防安全意识。用身边的案例让居民明白,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的危险。有问题没关系,关键是不要漠视需求,并且逐步想办法解决,多措并举,方能将安全隐患降最低。 多位福州市民通过本报建议,开发商在小区建设时配建足够量的电动车停车棚,再在每个停车棚安装电动车充电设备。至于建设多年的老小区,小区全体业主共同出资,规划建设统一的电动车停车场所,统一安装插座,采取打卡或是平摊电费的方式,为电动车充电。最重要的是,电动车充电停车场所建成后,得24小时开放,有专人看管。 |
更多>>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