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尾肩头戏让观众惊叹不已
东南网2月28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立体剪纸、肩头戏、畲族传统织布技艺,这些很多东西都是第一次看见,实在是太精彩了”。今天上午,2018年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在福州飞凤山公园拉开帷幕。活动现场,两岸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民俗歌舞等轮番上场,让市民们沉浸在浓浓的新春节日氛围中。

福建文创市集展区
在“匠心艺语”传统手工技艺集市展区,由东南网带来的近40个展位,涵盖手作陶瓷、锦绣香包、新创漆画等数十项传统记忆,展示了传统文化的当代新生。
本届民俗文化节共分八大版块,分别是海峡两岸民俗队伍大巡游、海峡两岸民俗表演中心舞台和甘肃定西市非遗展示舞台、“匠心艺语”传统手工技艺集市和两岸文创专区、“茶悦福城”茉莉花茶文化体验、“舌尖寻味”福州传统美食体验、“文化共享”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效展示、“瑞犬纳福”集赞换礼互动体验、“醉美非遗”民俗摄影展及摄影大赛。
本届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将为福州市第三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第三批非遗传承示范基地颁发证书和牌匾;海峡两岸民俗队伍大巡游于2月28日10:30举行;海峡两岸民俗表演中心舞台于2月28日10:00、14:00,3月1日9:30、14:00四个时间段推出两岸多彩民俗展演、两岸民俗歌舞专场、两岸陈靖姑信俗专场、两岸“礼运大同·周礼佾舞”专场”等精彩演出;甘肃定西市非遗展示舞台将于2月28日、3月1日每天上午10:30、下午14:00四个时间段轮番上演岷县花儿和临洮皮影戏;其他活动则于2月28日、3月1日两天9:30—17:00举行。
与往届相比,本届活动呈现民俗风情异彩纷呈、立足五缘优势,融入日常生活等特点。参展内容涉及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百项,现场演职人员达近千人,涵盖了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等各大类别,并分别以舞台表演、民俗巡游、手工技艺互动、美食分享、图文展板、摄影作品等形式呈现,集合了眼前的、耳边的、手中的、舌尖的精彩民俗内容,将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一网打尽。
来自台湾的多支优秀团队将和福州市各县(市)区的精彩节目同台献艺。除了台湾歌舞《高山青》、小组唱《两岸茶飘香》等表演,还特设了陈靖姑信俗、周礼佾舞专场,以两岸信众同心祈福、闽台礼乐传承延续为亮点,展现两岸源出一脉、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彰显心相系、血相融的骨肉亲情与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

来自台湾的文创领军品牌纸箱王,用纸玩味生活、创造生活、启发儿童心智。

植物画运用自然界各类植物,经过整理、加工、脱水,保色技术等多重处理后,手作成带有生命意义的作品。让植物在将近凋谢之前以另一种存在方式再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密封保存延续定格住它们的美好。

永泰葱饼王吸引众多市民争相购买。

闽清县手工线面。

民间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领域,已经成为民俗生活的组成部分。连江剪纸艺人郑永宁创作的《春》《十二生肖》立体剪纸作品栩栩如生,深受游客的喜爱。

制茶人展示“天圆地方”制茶技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