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琛投资兴建的“山谷原舍”
东南网5月8日讯(本网特派记者 卢金福)“5.12”汶川大地震,广元市青川县是受灾极重县,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十年来,青川县砥砺奋进,从悲壮走向豪迈,以“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青川崭新姿态步入人们的视野,处处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返乡创业,为家乡建设作贡献。
80后女青年成“青川山货大王”
1988年出生的赵海伶,是青川县孔溪乡人,2009年从四川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回到刚经历了大地震的家乡创业。她把目光精准地投放在农村电商这一崭新领域,2009年9月创建“海伶山珍”淘宝店。
“地震发生后,灾区成了信息孤岛,和家人失去了联系,当时就想着以后能陪在父母身边,毕业后回到家乡创业。”赵海伶选择电商作为创业项目,她想把家乡的优质好货卖出去,她坚信在青川这样一个青山绿水的地方,最好的出路就是把地域资源转化为财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赵海伶公司的产品展示
赵海伶在创业时发现青川的木耳、蜂蜜、菌菇等土特产有着比较优良的知名度,但村民们却不知该如何销售这些新鲜的山货,她认为线上销售渠道是不错的选择。不多久后,赵海伶注册成立了青川海伶山珍公司,做起网络销售,还专程门请人设计了“海伶山珍”的包装,第一年就销售农户上百万土特产。
现在赵海伶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厂房、基地,在成都设立了办事处,还在9年间开了10余家实体店,不但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加入她的团队,也帮助深山里的乡亲们改善了生活。“海伶山珍”吸纳了3000多名当地妇女及老人在基地务工。公司还给周围300多户农民免费发放食用菌种,提供种植技术。
赵海伶深知过去经营产品单一,风险和成本都很高,“我们要打造更多品牌产品,不仅要种植木耳,还要种植竹荪、天麻等特色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真正实现农副产品从‘小作坊’到‘大产业’过渡,从单纯的电子商务领域向实体经济转型。”赵海伶说。
“我创业的时候只有2千多元,现在年营业收入有2000余万元,我想让更多农村的源头好货走出去,走到城市里。”赵海伶表示在精准扶贫、农村电商、乡村振兴等政策背景下,赋予了农村不错的发展机遇。

赵海伶接受媒体采访
如今,赵海伶把一个小网店发展成了知名的网店,还成立了自己的土特产经营公司,成为农村电子商务达人。她带领百余户山区群众走出大山,创业致富,成为青川县城里人尽皆知的“青川山货大王”。
青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自强告诉记者,近年来,青川做好电商发展大文章,有效打通了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通道,进一步扩大了产品销售市场,使青川农特产品实现了由卖掉到卖俏的转变,同时带动了就业和消费,推动了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有力地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2017年全年青川电商交易额达到4.5亿元。
留学青年归来打造原生态民宿
今年24岁的李琛,小时候在青川乔庄镇张家村里生活,长大后随着父母在外面读书,并出国留学,归来后在北京从事体育行业工作。去年,李琛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在父亲的支持下,他在原来老宅的基础上,投资了近千万修建了“山谷原舍”,还请了自己的同学来设计和规划。
“地震时只有我外婆在青川,当时老宅基本都倒塌了,后面修了木屋给外婆住,去年开始投资发展民宿,想把自己在国外学习到的理念带回来。”李琛说,他和父母当时看到地震后家乡依然贫困落后,就计划选择返乡创业,也是响应国家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山谷原舍”
记者看到,“山谷原舍”融入了原生态的品味,本色屋顶,漏窗围墙、古朴照壁,参天大树,石墨流水;这里有别致的门墙,红砖原木构造,饱经岁月沧桑的石雕、木雕、砖雕,相映成趣,处处秀色,处处美景。茶吧中保留了4株银杏树,这是建造时对树木的有意保护,体现敬畏自然的理念。
李琛告诉记者,这里依山就势而建,配合山型、地貌变化,营造现代原生态居住场所,客人可以在这里肆意享受依山傍水、呼啸山林的野趣。这里的客房清新雅致、功能齐全,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客人的需求。喝茶、看书、听雨、品酒,隐居在青山绿水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可以尽情的拥抱自然,放飞思绪,让我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李琛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山谷原舍”
李琛父亲李正军还牵头成立“山谷原舍”旅游专业合作社,吸纳51户贫困户加入专合社,致力发展精品民宿,探索“三资入股”模式,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助力群众脱贫致富。农户以生态庭院、荒山林地等资源,闲置房产、餐饮设施等资产,扶贫贷款、政府补助等资金,实行三资量化入股分红。
打工青年回乡在幸福岛做起农家乐
今年36岁的沈青华,是青川县沙州镇幸福岛上的村民,早年外出打工,2008年城震时,他回到家乡,看到家里已经成了废墟,让他感到心痛,为了重建家园,他再次外出打工,2009年盖起了新房子。

幸福岛在青川县白龙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
震后几年,幸福岛上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好,有了第一座桥,改变了岛上居民要乘船出行的历史。在积累了一定资金后,2014年,沈青华决定回乡创业,投资了近100万元,把自己的家改造成民宿做起农家乐,种植果树供游客体验采摘,2015年正式开业。
现在沈青华每年纯收入有20多万,他自己还买了一辆车,还了建民宿的贷款,同时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之前在外打工,每个月就几千元,扣掉生活开销,就没什么钱了。”现在自己村里创业,沈青华不仅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挣的钱也越来越多。

沈青华把自己家改造成了民宿
据了解,幸福岛在青川县白龙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三面环水、一面靠山。走进幸福岛记者看到,“青瓦白墙人字顶”川北特色民居绿树掩映房屋,花园装点庭院,一片片苍翠欲滴的橄榄树、整齐划一的果蔬园格外醒目。幸福岛以传统的福、乐、寿等传统文化为主创元素,融入油橄榄和渔业等产业文化,并建成了在水一方、临福台、祈福台、纳福台、幸福广场、风情街、搏鱼平台等景观。
据介绍,幸福岛以农家乐、渔家乐为主导产业,带动庭院经济连片发展,构建“住农舍小院、吃农家生态特色菜、观湖光山色、购有机农特产品”的乐旅环境。这里的国际竞技级钓台,台位300个,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成功举行了搏鱼大赛。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垂钓爱好者来此垂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