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文教> 正文
分享到:

河洛:中医推广借力文创IP

2018-07-05 10:37:5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瑰宝。向世界推广中医药学,无疑是一项光荣的使命。正是秉承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初心,卡通形象河洛2015年在我省应运而生。

河洛文创系列产品 福建日报记者 周明太 摄

借河洛推广中医药文化

结合我省地域特色,继承发扬中医药文化,成为河洛的使命。

“中医药有很好的发展形势,但传统的传播方式很难满足现代的需要。”刘少渝告诉记者,借助河洛,量身打造出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吸引学生兴趣,让中医药文化能够更形象地传播,成为校团委工作的目标。“河洛要做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先行军’,养生保健知识‘宣传员’。”

作为校团委卡通标识,河洛开始被广泛运用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冠名,如河洛青春讲堂、“河洛杯”系列球赛、迎新活动、社会实践等。刘少渝告诉记者,每次冠名,河洛都成功地传播了中医药文化。渐渐地,河洛形象开始深入人心。

如何借助众人之力,丰富河洛形象,并打造出系列文创产品?2016年,河洛文创工作室成立,工作室招募学生,为河洛IP的打造提供智力支持。

据刘少渝介绍,工作室成立后,开始大量创作河洛故事,并用漫画、影视等载体让河洛广为人知。如2018年推出的《旗山医画》,以漫画的形式,让河洛“现身说医”,为读者讲解“药得怎么吃”“食物的阴阳之分”等中医养生问题。河洛微电影《半夏之约》由福建中医药大学在校师生策划、主创、演出,讲述中医学子特有的成长史。

记者了解到,工作室还发动学生设计出许多河洛文创周边产品,涵盖吃、穿、住、行等领域,这些让河洛走进了学生们的生活。记者在河洛文创工作室的展厅看到,河洛茶宠、河洛异形扇、河洛卡贴、五脏养生饼干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不少学生和游客驻足观看。

“这款茶宠不仅圆润可爱,它的耳朵还有按摩穴位的功能,可以边喝茶,边养生。”工作人员介绍,今年“6·18”上,河洛茶宠的亮相吸睛不少。“我们还把五行学说和五味、五色对应起来,研发生产了河洛五脏养生饼干。”

刘少渝表示,借助河洛,中医药文化开始变得生动形象,学生接受程度高,学习兴趣足,有些学生主动对外传播河洛,让河洛形象开始广为人知。

IP打造还需社会助力

在校园内广为人知的河洛,如何走出象牙塔,成为社会大众喜爱的文创IP?

记者了解到,推广河洛,福建中医药大学主要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推广的内容,多是以河洛为形象的漫画作品,传播中医养生文化。然而,这些推广效果并不理想。其中,经费不足是主要原因。

刘少渝告诉记者,校团委曾计划拍摄河洛专题电影,以更好地推广河洛形象,但数十万元的拍摄成本让人望而却步。

记者了解到,为提高河洛知名度和传播力,校方正摸索可行的模式,以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助力。

以河洛文创工作室为例,该工作室是以企业法人身份注册的,法人代表为在校学生。工作室拥有校方授予的河洛品牌使用权,工作室的文创产品,可作为伴手礼售卖并产生利润。这是河洛走出去的一个尝试。

然而记者注意到,工作室展厅内的文创产品许多并未采用河洛形象,但丰富的产品类别无疑有益于河洛形象传播。工作室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现有的人力较难对学生的文创产品进行质量把控,因此河洛冠名未大规模展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河洛品牌可运用得更广泛。

生于校园的河洛,如何借市场之力走出校园,走向大众,向世界传播中医药文化,《助创》期待更多人的关注与助力。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