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新平台 春节假期刚过,龙海市恒隆园艺有限公司的6人主播团队,便开始在淘宝网平台上全天候直播。多肉盆栽,是网红卖力吆喝与推广的商品。而在国内多肉重要产区漳州,80%的从业者选择通过网络直播销售多肉。看直播,买盆栽,成了春节花市的新气象。 多年前,韩剧热播效应带动了国内多肉消费市场,花卉产业根基深厚的漳州赶上了这轮多肉热。其中,龙海市九湖镇邹塘村备受瞩目,高峰时全村多肉年产值超过2亿元。然而,却存在重量轻质、杂而不专、大路货为主等瓶颈。 “随着暴利时代终结,多肉价格逐渐回落,产业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龙海市恒隆园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荣春表示,去年春节,他所在的团队开始介入多肉网络直播市场。这隐现出产业转型的方向——从走量到更重视品质,从普货到精品,从常规品种到变异品种,从单纯的销售到文化推广与技术普及。 网络直播这一新模式,正成为越来越多花卉品种的销售与推广平台。 26岁的南靖人刘顺理,早在大学期间就试水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当地盛产的兰花。去年11月,他聘请了专职主播,在淘宝上开通了直播账号,并通过平台进行兰花产品推介、栽培技术普及。运营数月来,转化率不俗,春节期间每日可实现4000元左右的销售额。春节过后,刘顺理扩大了直播团队规模,并将直播时长从一天6小时延长到全天候。 除了网络直播,正当红的短视频平台也成为花卉市场的全新流量入口。为扩大姬月季这一新品种的知名度,春节前,魏昌聘请视频团队策划拍摄了一段短视频,并在抖音平台进行大规模分发,通过用户信息流页面进行定向精准投放。 不仅是节日经济 春节花市,对花卉市场带动明显。 “由于礼品市场陷入低迷,花卉消费市场一度受到冲击。但随着个人消费、家庭消费后来居上,花卉产业方兴未艾。”彭盛易说。来自福建省林木种苗总站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花卉全产业链总产值首次突破700亿元大关,达738.1亿元,同比增长14.9%。按照福建林业系统的产业规划,2020年,全省花卉全产业链产值将达到千亿元级别。 跳出节日经济看花经济,则不难看出,当前花卉产业淡旺季明显,存在结构性失衡,对节日消费过于依赖。 “对于不少商户而言,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保本乃至亏本,只有春节期间赚钱。”彭盛易认为,花卉市场要获得进一步提升,不能仅仅依赖节日消费带动,还要挖掘日常消费的潜力。因此,花卉文化普及、审美教育等必不可少。此外,彭盛易还指出,省内大部分花卉市场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不足,购物体验差,急需改造提升。 花卉消费市场正经历从量到质转变的过程。因此,提高创新能力,增加花卉产品附加值,是重要课题。 以水仙为例,在经历了多年市场低迷后,漳州市水仙花研究所和龙海市百叶水仙花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张益强打算通过独家经营一款黄色水仙花,打开市场新局面。但现实或许还存在变数。 “作为国内水仙花主产区,长期以来,漳州几乎只生产单一品种金盏。同质化竞争,相互压价,屡见不鲜。”为改变这一局面,漳州水仙花业者开始复兴一度濒临灭绝的复瓣品种——百叶。不久前,他又以10万元的价格从福建农林大学的专家团队受让了“黄花水仙2号”的品种权,并开展独家经营。后者是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历经近30年选育的新品种。 80后水仙花从业者陈泳淋则在包装上动脑筋,开发了一款名为“玉玲珑”的水仙礼盒产品。 “种球类产品包装变化更新少之又少,我们邀请职业插画师,设计了联名款礼盒,在包装上导入国画元素,着重展现复瓣水仙的美丽姿态,希望赢得年轻消费者的关注。”陈泳淋表示,今年春节前,这款售价88元的高端水仙礼盒,通过电商平台共售出800多份。 欲览年节经济系列报道,请扫二维码进入福建日报App客户端《新福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