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州南站,想说爱你不容易”系列报道三:旅客网友支招期待出行不再难
www.fjsen.com 2024-03-17 12:58:53  卢金福 冯旭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3月17日报道(记者 卢金福 冯旭 文/图)15日,东南网连续推出了“福州南站,想说爱你不容易”系列报道一:找到出入口,到底有多“难”?“福州南站,想说爱你不容易”系列报道二:“老委员专家”现场勘察记两篇报道,引起了旅客和网友的广泛讨论,不少旅客和网友纷纷支招,希望彻底解决福州南站出行难的问题。

优化标识 让找路不再难

 

微信图片_20240317114908_mosaic.png

网友在东南网留言

东南网的报道被腾讯、网易、澎湃、海峡网、闽南网、海峡通讯、台海网等媒体转载,还被今日头条推荐阅读。福州南站出行难引起网友共鸣,他们纷纷留言,“福州南站的确是跟迷宫一样,到站后不知道该怎么出站,该怎么等来接的车。”“打网约车,真的是太难。”“乘客面对改造后出入口不适应。”

微信图片_20240317114516.jpg

福州南站西进站口已关闭,网友建议导航需关闭该定位到站

不少旅客和网友则提出了详细的建议。网友表示,西进站口已关闭,就需要通过行政手段协调线上地图平台进行更改,制定统一的导航规范,同时对网约车平台进行约束,禁止在路边下车。“新的站台接送客点很难定位,因为楼层不同,要不就出一个分层地图。”网友“LIN”说。

微信图片_20240317114458.jpg

旅客建议地铁站通往铁路进站的标识增加距离数字

旅客杜先生表示,从地铁A出口走20多米就到南站7进站口,比较便捷,但从地铁站台到A出口,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建议在指引标识上增加至南站进站口的距离,乘客会更有心理准备。

福州南站变大后,许多功能被分散到不同区域,停车场、网约车上车点、出租车上车点、公交车站等不同交通工具停放区域相距较远。“在福州南站走错的话,就需要绕很远。”旅客刘先生的朋友有次来接站,结果找停车场找了20多分钟,他认为车站标识要强化告知旅客自己走的路是通往哪里,而不是让旅客一直找路。

网友“敬2008”表示,必须全面更新落客区和上客区路网的交通导向标识,全面进行交通导改,“落客点和接客点设置的位置应考虑方便、醒目。”网友“Raincold”则说,“可以不可以加强优化动线设计,而不是只考虑整治?”

微信图片_20240317120225.jpg

福州南站宽敞的大厅里工作人员并不多

不少中老年旅客则表示,自己找不到路第一时间会咨询身边工作人员,但福州南站站内外的工作人员并不多,建议增加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旅客陈先生有一次在福州南站送完亲戚,打算打车回家,他在北进站口转了一圈没找到出租车上车点,他问了落客区保安,保安回答得比较含糊。陈先生建议,要加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培训,做到有问必答。

微信图片_20240317114506.jpg

司机建议网约车接客区用不同图案区分区域

有网约车司机建议,在网约车接客区可以用数字或者字母编号标记,并用不同颜色或者不同图案形象区分不同区域,让乘客能够讲清楚自己的位置。网友“星梦”则表示,火车站周边的信息要用卫星图或者航拍图进行标注,并在多个路口设置,让旅客清楚自己要往哪出站。

数字化赋能 让出行更智能 

微信图片_20240317114525.jpg

福州南站在12306APP上的站内导航仅有平面图,无法实现导航

如今,越来越多的火车站打造智慧车站。旅客詹先生告诉记者,在12306APP上的出行服务有站内导航功能,但知道的人并不多,应该加大推广,可以在微信、支付宝、高德地图、百度地图、闽政通等常用APP上增加入口,让更多人知晓。

记者打开12306APP,在福州南站的站内导航内看到,有不同楼层可选择,点楼层数则显示该楼层的平面图,但里面的功能和信息并不齐全,输入查询位置没有结果,无法实现导航。

詹先生表示,站内导航功能很实用,但要有详细的信息,以及准确的定位。“要能根据旅客位置推荐最优路径规划、路程剩余距离等细节。”詹先生建议,福州南站的站内导航要用还原实景的虚拟图或AR而不是平面图,让人一看就明白,增加人工智能“导航员”,同时在站内外导览图印上二维码,旅客扫码便可进入页面进行详细查询,还可以在主要路口设立互动屏幕,让旅客能快速找到检票口、出口和餐饮。

还有旅客表示,现在大家都习惯用手机接收和查询信息,要加强大数据在旅客端场景的应用,根据旅客搭乘的车次推荐进站口和检票口位置。“能够提前得到信息,就不会慌慌张张找路。”旅客刘先生说道。

旅客和网友期待各方能及时回应“民声”,全面提升福州南站出行效率,让福州南站出行不再“难”。


责任编辑: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