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9月23日报道(本网记者 陈楠 黎臻懋 刘学佳)
7月,福建召开全省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提出锚定“海上福建”建设目标,勇于“向海求新”、善于“依海图兴”、切实“耕海谋强”,奋力谱写向海图强新篇章,推动福建从海洋大省蝶变成为海洋强省。
30年前,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极具前瞻性地提出“海上福州”战略,在我国沿海城市率先吹响了“向海进军”的号角。从“海上福州”到“海上福建”,从“靠海吃海念海经”到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大省,福建始终牢记嘱托,奋力追逐建设海洋强省的“蓝色梦想”。
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通知》,福建福州、厦门两地获支持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多年来,福建充分发挥海洋资源的独特优势,推出一批有特色、具实效的举措,掀起了一股逐梦“深蓝”的强劲浪潮。数据显示,2023年福建海洋生产总值近1.2万亿元,同比增速5.5%,总量连续9年居全国第三位,占全省GDP的21.7%;水产品总产量890万吨,居全国前三;海水养殖产量、海水养殖种业规模居全国首位,水产品出口额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深远海养殖
探寻智慧养殖密码
位于连江定海湾的“闽投1号”深远海养殖渔旅平台。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摄
福州连江县定海湾,碧波万顷之上,一座巨大的海上平台——“闽投1号”傲然挺立,它不仅是当地渔民心中的“蓝色粮仓”,更是中国智慧养殖技术的一次大胆尝试。该平台是全国首台半潜式渔旅融合深海养殖装备,可年产大黄鱼约600吨,产值达1亿元左右。
“闽投1号”以其92米的长度和36米的宽度,搭配3000平方米的甲板活动面积,犹如一座浮动的海上城堡,矗立于波涛之上。其下方的深海养殖网箱,则是智慧养殖技术的集中展示。通过声呐监测、视频监控、水质监测等多种技术手段,实时掌握水文环境和大黄鱼的生长状况。这种智慧养殖模式不仅提升了养殖效率,还保证了鱼类的品质。
“闽投1号”出产的大黄鱼在行业展会上受欢迎。(资料图片)
“我们的大黄鱼,利用智慧渔业系统,能做到精准投喂。”运营方福建福鱼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航介绍道,通过大数据分析,工作人员可以精准掌握鱼群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养殖方案,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此外,平台所在海域独特的环境条件——年平均风速2.2米每秒、年均波高1.2米~1.7米,使得大黄鱼在经历大风大浪的洗礼后,肉质更加紧实鲜美,品质远超近海养殖的同类品种。
“传统的近海养殖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深远海养殖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许航表示,正是基于对国家“向海图强”“向海洋要粮食”政策的深刻理解以及集团发展战略的深思熟虑,其团队决定跨界进入深远海养殖领域。目前,除了大黄鱼,“闽投1号”还新增了绿鳍马面豚等创新养殖品种,实现了养殖模式的多元化和定制化。
连江县定海湾,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闽江、敖江入海口的咸淡水交汇区,水质优良,十分适合养殖大黄鱼、石斑鱼等高附加值鱼类,因此成为“百台万吨”发展计划的试验田。截至目前,福州已累计投放“闽投”“定海湾”“乾动”等深远海装备养殖平台11台套,为全省乃至全国推广深远海装备养殖平台提供了重要样板。据统计,2023年,福州市水产品产量307.5万吨,居全国第二;渔业产值691.78亿元,居全国第一。
助力“双碳”目标
激活蓝色新动力
三峡集团福建分公司集控运维中心内,运维值班员们正紧张而有序地工作着。吴德城 摄
在位于福清市的兴化湾,三峡集团福建分公司集控运维中心内,运维值班员们正紧张而有序地工作着。随着警报声的响起,运维值班员们迅速响应,精准执行系统平台上的指令操作。这是对兴化湾海上风电场风电机组进行的一次常规检修,每一个细节都关乎风电机组的稳定运行及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每当开关变位,系统便会发出警告信号,这是对我们专业能力的考验。”集控运维中心专责蔡小路介绍道。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作为我国首个全产业链海上风电产业园,自2017年主体工程开工建设以来,便以其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和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迅速崛起。产业园总投资约40亿元,占地约1000亩,涵盖了风机、叶片、钢结构件等全产业链生产环节,还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刷新亚太乃至全球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的新纪录。特别是16兆瓦、18兆瓦上风电机海组的成功研制和应用,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装备国产化制造能力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 吴德城 摄
据测算,机组满负荷发电时,每转一圈即可发出38度电,在年平均每秒10米的风速下,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7200万度清洁电能,可满足4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可节约标准煤2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万余吨。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的崛起,不仅构建了集技术研发、设备制造、检测认证、建设安装、运行维护于一体的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还成功吸引了金风科技、东方电气、江苏中车等国内外风电装备巨头的入驻,形成了完整且强大的风电装备产业链,为福建乃至全国的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年来,福建海上风电产业捷报频传。全国首个批量化应用单机容量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项目在漳浦县东南侧海域实现全容量并网;漳州开发区东方电气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的建设也是热火朝天。值得一提的是,福建先后下线全球领先的13MW、13.6MW、16MW、18MW 海上风电机组,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居全国前列。截至2024年6月底,福建省海上风电并网装机规模已达到372万千瓦,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100万吨,为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重要力量。
科技兴海
“政产学研用”向海逐浪
图为今年交付的7500车LNG双燃料汽车滚装船。厦船重工供图
近期,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声,由厦船重工建造、中远海运特运运营,全球最先进的7500车位LNG双燃料新型汽车运输船“辽河口”轮在厦门远海码头正式命名首航,标志着中国汽车远洋运输船队正式驶入“大船时代”。
“得益于“政产学研用”的平台支持,公司的造船订单已经排到2028年。”厦船重工品质保证部副部长邱海君告诉记者,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厦船重工与厦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简称‘厦门计量院’)开展数字造船合作。通过这项合作,船舶合拢管的制作时间可减少50%,减少返工率35%,一艘船可节约成本40万元。
从“城在海上”到“海在城中”,厦门深谙这一道理,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核心、高校科研院所为支撑、政府为推动、产业链为载体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海洋科技创新示范体系,让科技创新成为打造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厦门市海洋发展局通过专项资金项目大力支持重点项目转化,不断为海洋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据了解,2015年,依托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厦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简称“厦门计量院”)建设了海洋工程装备检测平台,并加入“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共享系统,不断服务厦门涉海企业成长,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多年来,为包括厦船重工、海洋三所、福船一帆等多家重点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些服务不仅涵盖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还包括前瞻性的技术支持,有效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创新。
厦门对海洋的应用探索远不止于此。过去两三年时间里,厦门市海洋局共开展10余场“海洋企业日”活动,实现高校、企业、投资机构融合。这一平台见证了多个产学研共建基地的新生,如蓝海天海洋研学实践基地、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闽锐宝鲍鱼研究中心等,加速了厦门海洋产业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秘书处创新性建立的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对外开展仪器使用及科学实验、检测分析、中试放大等共享服务,服务企业超400家,切实减轻企业研发成本。南方海洋创业创新基地则作为“厦门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福建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吸引55个涉海项目入驻,累计产值约1.45亿元,入驻企业和团队共取得专利58个,建成生产线8条。
此外,厦门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高端装备核心部件等为切入点,开展自主研发,实现产业化开发微藻DHA、香兰素、海洋工具酶、光纤水听传感器、防污防腐涂料等一批高技术产品,培育出安井食品、金达威、罗普特科技等10家涉海上市企业。记者了解到,2023年厦门市海洋生产总值预估为2662.7亿元,较2022年增长8.8%,占全市GDP比重达33%。截至今年6月,厦门市海洋发展局累计支持海洋产业项目219项、总投资63.14亿元,扶持企业101家,逐渐让厦门成为海洋新质生产力的“蓝色摇篮”。
扬帆满舵,蔚蓝可期。福建正坚定不移向海洋进军,把建设“海上福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摆在重要战略位置,努力在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向海图强的新篇章,推动福建从海洋大省蝶变成为海洋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