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漳州市长泰区:工业园区也有人间烟火气

2025-04-01 09:51:58 作者:杨凌怡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4月1日报道(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杨凌怡 通讯员 郑晓梅 林珠荣)

日前,2024年福建省改革优秀案例名单公布,漳州市长泰区“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的产业社区”入选“特色微创新”名单。如今,在长泰的工业园区与居民社区间,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串联起厂房与学校,也编织着产业与民生的共生图景。

产业集聚释放“磁吸效应”

从四川遂宁到漳州长泰,柯树明将自己的事业也一并带了回来。长泰之于他,既是家乡,也是热土。

2013年,柯树明在四川从事纸制品包装生意,并创办了强瑞科技。“那个时候,长泰的立达信公司就是我们的大客户。”柯树明告诉记者,多年来,强瑞科技都在为立达信生产灯具的纸质外包装盒。

2024年,他带着企业一起“搬”回了长泰。主要原因,在于立达信的吸附效应。

2024年8月,柯树明的强瑞科技在长泰经济开发区投产。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纸浆从4公里外的山鹰纸业出发,仅用10分钟就可到达厂区。生产完成后,运输到立达信的车程也只需要5分钟。相比之前在四川遂宁办厂时原材料要从200公里外的重庆拉运,无疑大大减少了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蓬勃的生产动力,是产业社区运转的‘原动力’,有钱赚,有事业干,产业社区就能持续运转。”长泰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戴聪华说。

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立达信凭借着企业号召力,吸引了53家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长泰,而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增长。这些企业的加入,不仅补齐了长泰的产业链条,还形成了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圈。如今,企业之间共享着更低的运输、生产成本和更高的生产效率,合作交流愈发紧密。

让柯树明惊讶的是,公司厂区在办理项目落地会审时,只用18个工作日就拿到了证,这为企业尽快投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企业“放手干”的背后,是长泰经济开发区以企业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举措。

从前,长泰经济开发区的兴泰、官山、港园、银塘4个园区采取“以区带村”的属地管理模式,各个园区权限分散,工作推进速度不均衡,造成发展速度滞后。

2020年,长泰区按照“主体法人化、开发专业化、建设标准化、运作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开启了改革的脚步,相继出台《关于深化长泰经济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深化长泰经济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方案》等,让4个工业区并入开发区管理,统一步调,一起谋划。这一做法成效显著,全区规模工业企业连续3年增长,居全市第一。

产业社区更加宜业宜居

有了产业“活血”,长泰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这一点,新长泰人周启金深有体会。2017年,他放弃在企业的高管职务,在长泰经济开发区开起了饭馆。

彼时,长泰的城区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他敏锐地捕捉到了餐饮行业的前景——城区里很多饭馆档次不高,而且晚上8点多就打烊了,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夜间消费需求。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搬来长泰,外来人口不断增多,市场对中高端餐厅的消费需求骤增。

嗅到商机后,周启金和爱人一起在长泰经济开发区投资了一家餐厅,主打商务宴请、工作日餐食等,并涵盖了川菜、湘菜等多种菜系。“不仅餐厅的环境、品质要求不能低,口味上还要有更多选择,这样,一些从外地过来上班的员工才更愿意光顾。”周启金说,这几年,随着一批企业在长泰集聚,餐厅生意愈发红火。

2024年,周启金又投资70万元,开了一家集部门团建、露营等功能于一体的美食综合体。在他看来,未来的长泰,大有可为。

在不断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一系列与民生紧密相关的配套服务也在长泰经济开发区加速落地。

近日,长泰区中医院开设了夜间门诊,接诊时间为每天18:00—21:00。“开发区的居民以‘上班族’为主,普遍存在白天没时间看病、不方便看病的问题。现在开设了夜间门诊,能更好满足他们的就诊需求。”长泰区中医院党支部书记林彦生说,医院还定期邀请漳州市医院的专家前来坐诊,进一步畅通了市—区的诊疗渠道,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名医”。

据悉,下一步,长泰区计划投资45亿元,谋划23个涵盖吃、住、行、教育、医疗、文体娱乐的综合服务功能项目,打造产业社区“15分钟生活圈”,实现“工作圈”与“生活圈”的无缝衔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