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工作人员对首批进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保区的货物进行查验。
东南网7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尤方明 文/图) 7月21日上午9时18分,一辆辆满载汽车零配件、光探测器等货物的集装箱卡车,陆续到达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卡口。在福州长乐机场海关监管下,这批货物经智能卡口系统自动识别比对后顺利过卡入区,标志着该综保区正式进入运营阶段。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2023年7月9日经国务院批复设立,今年4月14日顺利通过国家部委联合验收组验收,是我省首个空港型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1.83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一期封关面积0.7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保税物流、保税维修检测、保税加工、跨境电商等业态。随着正式封关运行,该综保区将成为连接海峡两岸的航空物流中心、服务我省及周边省份发展的保税物流网络枢纽和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保税产业基地。
记者在现场获悉,首批进出区货物共涉及6家企业,总货值近200万元。“综保区的政策优势,为我们的进出口物流和通关安排提供了更多灵活性。”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非生产性物料采购高级经理吴昇表示,近期公司有大批量货物空运到港。随着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行,企业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先将货物申报进入综保区进行保税仓储,暂缓缴纳进口环节税收;同时,依托海关监管创新举措,通过“批次进出、集中申报”业务将货物分批次出区,每季度结束后再集中申报缴税。这样既不影响货物出区配送供应的时效需求,又能有效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为保障综保区业务顺利开展,福州长乐机场海关组建专班,提前调研高意光学、永荣锦江、福盛安运物流等6家企业拟入区开展保税业务情况,“一企一策”解决企业个性化需求;针对企业办理海关备案、电子口岸卡申领、保税账册设立等业务加强指导,并多次开展系统联调联试,确保货物高效、顺畅进出综合保税区。
下一步,福州长乐机场海关将以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协同地方政府建立跨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定期收集、研究、解决综保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及企业诉求,研究探索综保区与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区港联动”模式,全力支持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