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家门口就业——“嗒嗒”声中,织就自强人生
2025-07-25 09:56:34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23日,在泰宁县朱口镇霞咪缝纫店内,缝纫机的“嗒嗒”声与剪刀裁剪布料的“沙沙”声彼此交织。肢体残疾的黄少霞单腿踩着踏板,双手灵活穿梭于针线之间,专注地为客户赶制订单。在她身旁,一把把手工组装完成的自动雨伞整齐码放…… 今年49岁的黄少霞,半岁时因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行动只能依靠拐杖。面对生活重担,这位农家妇女保持着乐观坚韧的态度。近期,她的裁缝店承接了雨伞组装业务,凭借娴熟的手工技艺,她每天能组装70余把雨伞,每把赚取0.4元,每月增收近900元。“这些手工活时间灵活,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补贴家用,很适合我。”黄少霞展示着手中的成品,笑容里满是自豪。 这个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的机会,正是泰宁县残联创新就业帮扶模式的一个缩影。今年,县残联联合乡镇主动对接沿海外贸代工厂,引入雨伞组装业务,并通过线上平台发布代工信息,目前已带动6名残疾人、5名残疾人亲友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数据显示,2024年泰宁县5653名持证残疾人中,处于就业年龄段的有1595名,其中859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54%。 泰宁县残联副理事长江善龙介绍,县里对自主创业的残疾人给予最高5000元的一次性扶持,2022年以来累计发放补贴43.5万元,惠及108人;为233人次发放社保补贴100.2万元,切实减轻创业负担。 据了解,近三年来,泰宁县坚持就业优先、精准服务,打出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岗位开发的“组合拳”,推进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当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技能培训,共组织7期实用技术培训,130名学员掌握果树种植、特色小吃等技能,50余人成功创业;选送30多名残疾人参加省市培训,就业率达100%。在岗位开发方面,积极推动政企联动,先后走访县内17家企业,开拓岗位20余个,组织40余名残疾人进企业参观试岗;每年举办8场以上线上线下招聘会,累计提供超300个适配岗位,帮助10余名残疾大学生实现就业。 从一把把手工组装的雨伞,到一个个稳定的就业岗位,如今,当地越来越多像黄少霞这样的残疾人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福建日报通讯员 熊明欢)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