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辅助就业”——“慢慢折”间,找到自我价值
2025-07-25 09:56:34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把这个角和那个角对齐,慢慢折……”23日,古田县城西街道青云社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内,负责人余燕清正手把手指导残疾职工做手工。这家7月份刚成立的机构,已为13名残障人士撑起了一片就业天地。 “我们前期和残联、社区工作人员挨家走访,摸排出社区内13名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障人士,专门为他们提供场地、对接手工活并开展技能培训。”余燕清介绍,目前这些残障人士通过手工劳动每月能领到约500元工资,不仅有了经济收入,更在劳动中找到了自我价值。 余燕清还计划联系更多厂家,拓展工作门类。根据每个人的适应能力分配不同手工活,让大家多赚钱,帮家里减轻负担。 当地不少残障人士的生活正因此悄然改变。几年前因车祸导致脊柱受伤的小叶(化名),曾因依赖轮椅出行、需独自抚养两个孩子而长期消沉。如今,她在机构里靠双手获得收入,脸上重新有了笑容。“能挣钱补贴家用,还能和大家一起干活、聊天,每天都挺开心的。”小叶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目前,古田县已建成2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累计帮助18名残障人士实现就业。这些机构还配套了心理疏导室、康复训练室,定期组织文娱活动,让大家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增进友谊。 “辅助性就业不是简单‘找份活干’,而是通过技能培训、岗位适配、心理支持等一系列举措,帮助残疾人发挥潜能,实现有尊严地劳动。”古田县残联理事长李扬盛表示,让残疾朋友在获得收入的同时融入社会、找到自我价值,才是这项工作的真正意义。 残疾人就业不易,智力残障人士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去年,县残联与当地明智学校合作,在一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安置了5名智力障碍毕业生,避免他们毕业后与社会脱节。 近年来,古田县通过多渠道拓岗、多方式赋能、多维度保障,推进残疾人就业。如,对灵活就业缴纳社会保险的残疾人给予补贴,促进就业130人,提供就业补助60余万元;依托爱心驿站及培训学校开展20场培训,带动200余人就业。(通讯员 王倩 陈章煜)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