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叶飞:从闽籍归侨到抗日将领
www.fjsen.com 2025-07-25 09:56:33 来源:

1939年5月,“江抗”副总指挥、东路工作委员会书记叶飞(中)在阳澄湖上。(共产党员网资料图片)

叶飞同志(共产党员网资料图片)

闽东红军时期的叶飞(1937年)(共产党员网资料图片)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不乏归国华侨的英勇身影。开国上将叶飞,正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叶飞(1914—1999),祖籍福建南安,生于菲律宾吕宋岛奎松省亚望镇。

在革命战争年代,叶飞骁勇善战、功勋卓著。年少在厦门读书时,他就开始参加秘密革命工作,14岁加入共青团,18岁加入共产党。作为闽东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的创建人之一,叶飞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纵横大江南北

在叶飞的军旅生涯中,新四军时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那段烽火岁月里,他率部与日军、国民党顽固派打过许多恶仗、胜仗,打出了赫赫威名。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根据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任务,陈毅决定抽出叶飞第六团向东路地区发展。1939年5月,叶飞率团东进,从茅山地区出发至阳澄湖一带,与我党领导的无锡、江阴等地游击队合编后,组成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

后来,叶飞在回忆录中写道:“1939年5月,江南无边无际的原野上,稻苗茁壮,新竹翠绿,一片生机勃勃。5月4日这天,新四军六团干部战士情绪格外欢快,因为第二天,我们就要出发到江南东路去打击日本侵略者。”

东路地区,指的是长江以南、沪宁铁路两侧,武进以东直到上海的狭长地带。这一地区情况复杂,日、伪、顽势力都很强大,斗争形势艰巨。为了鼓舞士气,树立抗日群众的信心,扩大“江抗”的政治影响,叶飞按照陈毅“战斗胜利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枢纽”的指示,和地方组织商量后,决定在沪宁线上的浒墅关火车站打一仗。

沪宁铁路是日军交通要道,浒墅关车站是沪宁铁路中段的重要据点。经过周密部署,6月24日夜,浒墅关车站战斗打响。由于浒墅关车站周围据点密布,骄横的日军没想到会遭到新四军的袭击,惊慌失措。新四军战士迅速结束战斗,全歼该部日军,并迫使沪宁铁路停运了3天。

这一仗鼓舞了东路军民的抗日志气,上海、香港的一些报纸都发表了消息。从此,“江抗”的旗帜打出去了。

当年7月底,在夜色笼罩下,叶飞率部突入日军占领的上海虹桥飞机场,成功炸毁4架日军飞机。次日,《泰晤士报》《译报》等对这场战斗作了报道,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

“这场战斗的影响相当大,上海的老百姓以为新四军要进攻上海了,有的群众还做好了欢迎的准备。”叶飞在回忆文章里,这样评价夜袭虹桥飞机场的影响。夜袭虹桥飞机场的成功,不仅打击了日军的气焰,更极大振奋了上海数百万人民,也扩大了党和新四军的影响。从那之后,上海各界群众掀起了支援新四军的热潮,许多爱国工人、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新四军的抗日影响下,纷纷奔赴抗日前线。

像这样的奇袭战,快速灵动,在中国大大小小的抗日战场广泛开展。它们有效歼灭和牵制了日军力量,也有力支援了正面战场,成为抗日战争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

临危孤守郭村

叶飞作战,决心大、有魄力、敢负责。1939年秋,新四军挺进纵队成立后,开始执行东进北上、发展苏北的战略方针。1940年5月,新四军挺进纵队为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从吴家桥转移到江苏扬州郭村休整。然而,国民党顽固派纠集13个团兵力,企图围歼新四军。

叶飞先是派人赴泰州谈判,却遭到拒绝。危在旦夕,如何处置?叶飞与纵队其他指挥员一直讨论到半夜,权衡再三,认为这一仗关系到新四军在苏北能否立足和发展,如果不打,新四军就无法打开挺进苏北的缺口,打就必须打赢。

最终,叶飞作出了独立作战、还击敌人的决定。他指挥约2000人的兵力开展郭村保卫战,历时7天7夜粉碎了敌人多次进攻,成为我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范例,彰显了叶飞坚持实事求是、敢于负责的精神。

郭村保卫战把郭村地区和吴家桥地区连成一片,为后来新四军主力东进黄桥、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创造了重要条件。陈毅同志称之为“我军对苏北之进攻出发地”“奠定了站稳苏北脚跟的开始”。

新中国成立后,郭村保卫战被拍成了电影,片名就叫《东进序曲》。刘少奇同志曾特地请来访的印尼共产党领导人艾地观看这部影片,并向他介绍说,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运用斗争策略的一个好例子。

巧施“围魏救赵”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继续领导新四军坚持长江南北敌后抗日斗争。叶飞时任新四军第一师副师长、第一旅旅长兼政治委员。

1941年夏,日伪军1.7万余人兵分四路向盐城进犯,国民党顽军趁机也向新四军腹背攻击。时值雨季,江河横流,日寇汽艇却可以在水网区域猖狂窜犯,严重威胁新四军后方机关安全。

叶飞认为,在战争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在形势紧急而必要时,不能坐等上级指示,作为一个指挥员要善于主动地把握局势。

日寇为了发动这次“扫荡”,调整了长江北岸沿江一带和运河沿岸的兵力部署,为围歼新四军军部,日伪沿江各据点的兵力都抽调向北“扫荡”,兵力空虚,有可乘之机。叶飞决定主动出击,配合军部,运用“围魏救赵”之策,协助主力第三师解军部之困。

考虑到只有一两个团的兵力,叶飞便将伪军在三分区的中心据点古溪作为首个攻击目标。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以较小伤亡代价全歼伪军一个团,攻下了古溪,并乘胜攻占黄桥。随即,叶飞集中三分区地方武装四面出击,一旅与地方武装、民兵紧密配合,横扫三分区内各敌伪据点,敌伪长江之滨的重要据点天生桥,被泰兴独立团奔袭攻克,威逼敌长江交通线。叶飞以三分区武装围困泰兴城后,即命一旅主力进逼日寇旅团部所在地泰州,三面围住,进行佯攻。日寇不得不从盐阜地区南撤,回援泰州。这有效地减轻了盐阜地区的压力,配合主力粉碎了日伪对军部的围攻。

在日军离泰州半日路程时,叶飞撤了泰州、泰兴之围,将主力集结在根据地腹地的古溪、营溪地区,待机应敌。日军在泰州扑了个空,恼羞成怒,企图与一旅主力决战。此时,叶飞率部队灵活地转至敌人背后,奔袭泰兴以西日军据点姚家岱,一举攻克。日军闻讯又从东向西追击一旅,叶飞待日军迫近时,又在夜间由姚家岱急行军向南,东返根据地腹地南部集结。叶飞用这种急行军的方式,使日军疲于奔命。许多时候,新四军与日伪军都是擦肩而过,双方只隔三五里路,但敌人毫无察觉。日军两次扑空,只得撤回泰州老巢。

叶飞运用“围魏救赵”之策,与敌人“打圈圈”,取得反“扫荡”的胜利,体现了很强的大局意识,受到了上级的赞扬。他在革命战争的熔炉中百炼成钢,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军事指挥员,成为归侨投身祖国抗日救亡运动并立下赫赫战功的光辉典范。(记者 刘必然 整理)

责任编辑:周冬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