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浴血荣光》评论 ⑧ | 路雨:感人细节,诉说着“红色气节”

2025-07-31 17:54:34 作者: 来源: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感人细节,诉说着“红色气节”

——观看电视连续剧《浴血荣光》有感

路雨

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会长

连日来,中央电视台一套晚间黄金时段播出系列电视连续剧《浴血荣光》。节目以磅礴笔触,勾勒中国革命史诗。那感人细节,将“红色气节”化为可触可感的血肉——在断指、赠书、刻字、手镯、旗帜等镜头上,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力量诉说其永恒的价值。

当镜头出现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以菜刀断指,血书“请开国会,断指送行”时,一股灼热的悲壮穿越时空直抵我们心扉。那断指一瞬,分明是知识分子向旧时代投掷的一枚血肉炸弹。鲁迅先生曾言:“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徐特立以断指为墨,在历史的画布上泼洒出决绝的沉重色彩,唤醒了操场上万众麻木的灵魂,以身体为引信去点燃救国的火种。

“断指”不仅是肉体的牺牲,更是知识分子在时代裂变中精神蜕变之象征。徐特立以血肉之躯为思想启蒙奠基,其震撼远超千言万语,昭示了“红色气节”中那份以生命为火把照亮前路的崇高担当。

革命洪流中,信念的传递如接力火炬永不熄灭。当贺龙郑重请求周恩来为他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时,周恩来从怀中取出那本《共产党宣言》,其意义远超一部书籍——它是思想革命的圣火,是跨越阶级藩篱的桥梁。贺龙热切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誓言背后是精神皈依的彻底蜕变。从旧军人到革命者,贺龙灵魂深处发生的正是对“红色气节”的朝圣。

思想一旦植入心灵沃土,便如燎原星火不可阻挡。贺龙对《共产党宣言》的渴求,是精神觉醒的壮丽回响,印证了“红色气节”里那份对真理的执着追寻。

历史细节中,更蕴藏着将瞬间铸成永恒的动人力量。朱德在南昌起义驳壳枪上亲手凿刻“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这何止是个人标记?枪身铭文是精神刻痕,将“八一”枪声熔铸为历史信物。它不仅是武器,更是革命记忆的活体丰碑,承载着血火洗礼的信仰厚重。

此枪以钢铁为纸,铭刻了革命者对历史瞬间的致敬。朱德此举,正是以最朴素的仪式将个人生命与宏大历史熔铸一体,枪体上的字迹如同“红色气节”在时光中打下永不褪色的印痕。

革命不仅仅是暴风骤雨,还有在苦难深渊中彼此照耀的温暖。当菊妹子为秋收起义捐出母亲遗镯时,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就用自己戴的手镯将其换回——因为菊妹子那手镯“记录着这个家里的血债”。杨开慧的举动不仅是物对物的交换,更是对阶级苦难记忆的深情守护。菊妹子母亲的遗物是血泪凝结的证物,其存在本身就是对压迫的无言控诉。

革命者对苦难记忆的珍视,映照出“红色气节”中最深厚的人性温度。她们守护的不仅是遗物,更是历史伤痕与阶级觉醒的种子,使革命根基深植于被压迫者的集体记忆沃土。

革命符号的诞生,亦在细节中闪耀着理性光芒。当毛泽东与战友们共同锻造镰刀斧头时,他赋予其深邃象征:“镰刀代表农民兄弟,斧头代表工人阶级,让他们联合起来”。这一设计绝非随意,而是将抽象阶级理念转化为直观图腾的智慧实践。镰刀斧头与五角星的组合,使“工农革命”理念获得了视觉生命,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旗帜。

符号是理念的肉身,这面中国工农革命军军旗正是“红色气节”在现实世界中的图腾显现。毛泽东以符号为舟楫,将革命真理渡向民众心灵,使抽象信仰化为改天换地的集体力量。

《浴血荣光》中这些细节,如浩荡长河,激荡心魄;如珍珠般串联,共同编织出“红色气节”的壮丽图景——那是徐特立以断指为启蒙投枪的担当,是贺龙渴求真理的灵魂蜕变,是朱德以枪铭刻历史的虔诚,是杨开慧守护阶级记忆的深情,更是毛泽东以符号凝聚信仰的智慧……

在宏大历史叙事易被解构的时代,正是这些饱含体温的感人细节,使“红色气节”变得可触可感。它们不是尘封的标本,而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基因。剧中用生命书写的细节,不只为供后人瞻仰——它们更如不灭的灯塔,矗立前方,照耀来航。

和平年代,面对各种纷繁诱惑,重温这些细节如闻警世洪钟。真正的“红色气节”并非历史标本,而是能在平凡日子里焕发新光的永恒星火。它们召唤我们在各自岗位上,以细节中的坚守与担当延续那份精神血脉:守护历史记忆、珍视理想信念、在时代考验中锻造人格脊梁。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