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村唱”燃动小山村
2025-08-01 10:17:10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夜幕降临,火辣辣的暑气仍未消散。在闽清县池园镇店前村“寨头小院”里,灯光通明,人头攒动——这里正在上演2025年夏季“村唱”晚会,台上载歌载舞,台下掌声阵阵。 一场“村唱”,莫非是请了什么明星大腕?实际上,它是当地群众展现自我的舞台。 据店前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黄家忠介绍,寨头是店前村一个偏僻的自然村,只有二三十户人家、村民200多人。随着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小山村渐渐变成了“空心村”。 直到一名乡贤的回归,寨头出现了转机。原来,多年前外出经商谋生的黄应芳夫妇不忘家乡,2009年自掏腰包投资300多万元,修筑了寨头通往外界的道路,开发当地荒山荒滩约200亩,创建了集种养殖、垂钓、休闲为一体的寨头小院,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一人先行,带动一个村开始“华丽蜕变”。池园镇结合实际,在寨头小院举办“村唱”,推进当地农文旅融合。 伴随着一阵欢乐的音乐,《山海情深》扇舞为“村唱”火热开场。男声独唱《壮志在我胸》、柔力球表演《梅花赋》和舞蹈《山路十八弯》等节目轮番上阵,逐步为晚会加温。 对这场“村唱”,村民们很欢迎,因为它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设门槛,自愿报名参加,让每个人都可以上台“露一手”。这不,12号歌手是池园镇宝山村81岁的村民毛成珠,他是本次“村唱”活动中年龄最大的表演者。虽然是第一次上台,但老毛走起台来却是不慌不忙,《十五的月亮》的歌声相当沉稳。他把心中最美的赞歌献给守卫祖国边疆的战士,情感真切的歌喉博得了满堂彩。 晚会中冒出了一段小插曲。原来,宝新村8岁的黄子钰拉着母亲的手来到后台,要求登台。面对主持人的提问,她奶声奶气而认真地回答说,自己是被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歌声感动了,要向他们学习。她以一首《小美满》,祝福乡亲们美美满满。寥寥几语,让人看到了新时代好少年的精气神。 “村唱”的23个节目都有一个出发点,歌唱新时代乡村的变化。5号歌手曾凡泉是江西赣州人,以前在老家务农,收入很低,后来经老乡介绍,夫妻俩来到池园镇的大莲电瓷厂打工,家庭年收入翻了十几倍。听说镇里要办“村唱”,曾凡泉积极报名。他带来的歌曲是《山歌唱出好兆头》。他说,要用最嘹亮的歌声表达心愿:“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身在异乡有钱挣,打工打出新生活!” 双人快板《池园好风光》把“村唱”推向高潮。两名表演者你一句、我一句,声情并茂,她们以寨头小院为背景,用文艺的形式回述了黄应芳情系故里、报效桑梓的感人故事,激励着台下每一名村民继续奋斗,为建设美丽池园作出新的贡献。 “今天是第一次坐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样热闹的演出,希望以后多办,让村里人的文化生活也富足起来。”店前村66岁的老人黄德国笑容满面地说。 余音缭绕,池园“村唱”的热度,久久回荡在山间。(通讯员 陈其彬)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