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一颗百香果背后的富村实践
www.fjsen.com 2025-08-17 08:56:46 来源:东南网

傅明超(左)和村民查看百香果长势。 (连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东南网8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徐士媛 通讯员 黄水林 马慧雪)日前,在福建连城县朋口镇朋东村的百香果基地里,村党支部书记傅明超和村民在藤蔓间来回穿梭,熟练地摘下颗颗饱满的果实。这幅生机勃勃的丰收画卷,正是傅明超带领群众闯出乡村振兴新路的生动缩影。

“我们这里山好水好,但过去产业路子窄,守着好生态却富不起来。”傅明超退伍归来后,以军人特有的闯劲和韧劲,带领村“两委”深挖本地生态优势,将目光瞄准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的黄金百香果产业。在他的推动下,由村党支部领办的连城国士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应运而生,采用“支部+公司+农户”模式,为村民铺开了种植收益、基地务工、土地流转等多重增收渠道。

产业起步时,土地分散是最大难题,集中流转土地才能实现规模经营。为了盘活抛荒地,傅明超身先士卒,带领党员组成攻坚专班,白天忙村务,晚上逐户登门拜访,掰着指头给村民算长远账、经济账,耐心讲解土地入股政策的好处。

“都知道大家有顾虑,怕收益没保障。只能靠腿跑、靠嘴磨、靠真心换理解。”傅明超说道。在他们的努力下,30余亩抛荒地最终被成功整合,建成标准化、规模化的百香果种植基地,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了地,怎么种?百香果对当地来说是一个新事物,大家都没种植经验。为让村民敢种、会种,傅明超四处奔走,请来农业专家手把手教学,全方位提升村民种植技能。“以前哪敢想种百香果,怕赔钱。”村民老傅指着成片的果架说,“是明超书记带着专家把技术送到地头,还承诺兜底风险,我的心才落了地。”

如今,百香果产业已经成为朋东村村民致富的“金钥匙”。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创造了大量优质岗位,让村民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顾家增收两不误”。2024年,朋东村全村百香果种植面积超过100亩,产值超过百万元,村集体经营性纯收益达53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2.8万元。

产业强了,腰包鼓了,傅明超和村“两委”将目光聚焦在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他们将村集体收入用于冯坊一河两岸绿化提升和推进50亩百香果基地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持续反哺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

现在的朋东村,道路整洁、屋舍俨然、绿树成荫,村民们在整治一新的河岸边散步聊天,孩童在休闲广场上嬉戏玩耍,欢声笑语中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满足。朋东村也先后被评为全国、省级“一村一品”兰花示范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发展的成果,最终要让每一位村民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到。”傅明超说。

责任编辑:李雅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