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电视剧《沉默的荣耀》迎来收官,结局让无数观众泪湿眼眶。这部作品让我们记住那些暗夜执炬、无畏前行的身影,也唤醒了一段植根于海峡两岸的民族记忆。
家国担当,重于千钧。今天(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走近一对台湾籍“父子兵”,从他们的生命轨迹中,感受那份跨越海峡、对祖国最深沉的回响。
1895年,甲午战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及澎湖列岛被日本强占。台湾同胞不愿束手待毙,在“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的誓言中进行浴血反抗。
抗战时期,有超过5万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日,郑约就是其中一个。
1927年,郑约参加反日爱国的“台湾文化协会”。1930年,他在台湾街头进行反日演讲,控诉日本工厂残酷压榨台湾人血汗,被日本警察通缉,因此逃亡到大陆。

郑约。图源:AM585东南广播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郑约与挚友谢真(台湾光复后任台东县首任县长)、朝鲜志士张水民等人,潜入鼓浪屿向日本领事馆投掷炸弹。
谢真回忆,当年,谢真夫人把炸弹藏在年糕下放入竹篮中,大家故意等开船的汽笛再次响起,才匆匆去检票,最后得以过关,可谓惊险。
1939年,台胞领袖李友邦组织回到大陆的台胞建立台湾义勇队,加入到全民族抗战中,并为收复台湾而斗争。队伍的番号叫“复疆”,意为收复固有台湾疆土。“复疆”,是千千万万台湾同胞的心愿。

行进中的台湾义勇队(资料图片)
1942年,郑约加入台湾义勇队,1944年,他任台湾义勇队闽南通讯处主任(中校军衔),主要负责从日本占领的厦门敌占区搜集情报。
为掌握日伪军在厦兵力、营地分布情况,他曾两次乘夜冒死偷渡厦门,潜入敌占区搜集情报,暗中传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战形势。
由于郑约早已被日军警列入通缉名单,因此行事需格外小心。离家前,他留下绝笔遗书给家人,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儿子郑坚回忆道,父亲深知潜入敌占区搜集情报九死一生,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总是悄悄地离家。那次留下绝笔书,还特别注明,“三日后方可打开”。信的内容大体是这样的:“此去可能回不来了,你们要继续走自己(抗战)的路,台湾一定要收复。”
所幸郑约机警,为躲避追捕,他多次藏身下水道、涵洞中过夜,最终安全离开。
正如《沉默的荣耀》中吴石将军赴台湾前那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郑约与无数无名英雄一样,行走于刀锋之上。他们传递的每一份情报,都可能关乎万千生命;他们的抉择,没有退路,只有家国的前路。

1938年,郑约的儿子郑坚被带到祖国大陆,而后三年间,他随父亲辗转厦门、泉州,换了六所小学才完成学业。年幼的他,早已在心中埋下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愤恨,渴望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可以依靠。

早年郑坚(右一)与台湾家人合影。图源:人民政协报
1945年初,18岁的郑坚也随父参加了台湾义勇队。
同年5月,郑坚随同支队长到闽南地区招募了30余人,准备光复后带往台湾参加新台湾的建设工作。
8月,日本宣布投降。从日本宣布投降到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中间有70天的权力真空期。台湾义勇队副总队长张世德率队员先期返台,维护社会治安,成为过渡期的重要力量。
郑坚便是第一批从福建奉命返台的队员。他们踏上故土,以“从祖国回来的抗战乡亲”身份演讲,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郑约(第二排左三)和郑坚(最后一排左二)在台湾光复后回台的全家福照片。
此后,他们又去台北县参加社会服务队成立大会,鞭炮声、锣鼓声、欢呼声震耳欲聋,足见台湾民众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的喜悦心情。当时很多台湾老百姓还把日据时期偷藏的祖先牌位重新拿出来,烧香磕头告慰先人。

台湾民众欢庆台湾重回祖国怀抱。图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国家复兴,田园重整。日本五十年的“皇民化教育”让许多台湾人遗忘了母语,推行国语成为迫切任务。1946年2月,台湾义勇队被政府解散,不久后,郑坚便到彰化女中教授国文。

郑坚返台到彰化女中教授国文,1946年摄于彰化女中校园内。
让郑坚伤感的是,他在彰化老家的房屋被炸毁,亲人离散,外婆独居在乡下破屋,一家人在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上流离失所。
也是这一年,郑坚考上台湾地区升学大陆大学公费生,被保送进厦门大学。带着读书报国的满腔热忱,他再次回到大陆。未料,此去与家乡一别就是30余年。
1947年,郑坚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了中共厦大地下党总支部委员兼党支部书记。
解放后,他转业至福建农业部门,1974年调任“福建前线广播电台”(今“海峡之声”)副总编辑。此后,郑坚又参加全国台联的筹建工作,并任全国台联专职副会长。

2009年,郑坚(左)与曾加入台湾少年团的张秀卿(右)、刘惠敏参观《台湾义勇队档案图片展》。
95岁那年,郑坚请友人帮他拍了一条短视频发布在网上。视频中,他介绍自己是老台胞,并穿着军装行军礼,坚定地喊出:“祖国必须统一,祖国必然完全统一!”

去年,98岁的郑坚弥留之际,留下最后一句话:“我这个抗战老兵还等着听到祖国统一的一声春雷!”
近日,郑约的孙子、福建省台联退休干部郑岚手捧全家福说:“我爷爷郑约、父亲郑坚的一生,正是台胞同仇敌忾抗日、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缩影。他们到大陆投身抗日洪流,抗战胜利后又回台亲眼见证了台湾光复后台胞的欢欣鼓舞。他们一生的心愿,就是希望两岸早日统一。”
沉默的荣耀,不在雄壮的赞歌中,而在无名的坚守里;不在铸刻的丰碑上,而在代代相传的信仰中。
八十年,足以让记忆模糊,却无法让血脉断流。因为我们心底回荡着同一个呼唤,那是对祖国统一的期盼。两岸一家,此心此愿,风雨难撼。
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今天,是第一个台湾光复纪念日,我辈当铭记历史,为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共同奋斗!
来源:新福建综合福建日报、台胞之家、人民政协报、AM585东南广播、国家安全部、央视频、道中华等
记者:陈梦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