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建海洋经济“十四五”成绩单出炉
www.fjsen.com 2025-10-28 17:02:34 陈楠 来源:东南网

 

泰渔二号深海养殖平台 王旺旺摄

东南网10月28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今日上午,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据介绍,“十四五”以来,福建以福州、厦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为牵引,实施海洋强省战略,2024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超1.2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11.9%,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三。海洋经济对全省GDP贡献率达21.7%,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省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侯为东介绍,福建以系统思维构建海洋经济发展保障体系,关键在于“五个一”机制创新。作为全国第二个出台海洋经济地方性法规的省份,2023年《福建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的颁布,为法治化发展奠定基础。省级层面成立由两位副省长牵头的工作专班,联动省直部门与沿海地市形成协同格局,叠加高规格发展会议、系列政策文件及年度300个以上重点项目(年投资超千亿元),构建起“顶层设计—政策落地—项目支撑”的完整链条。

“突破、提级、强链”成为福建海洋科技的鲜明标签。技术突破上,全球最大26MW海上风电机组、多用途纸浆船及首创海水无淡化制氢技术相继问世,“十四五”以来省级以上科技研发计划立项超1000项。平台提级方面,优化重组多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建成全球最大海洋微生物菌种库等载体,省级以上科创平台达120个。人才强链则依托厦大、集大等高校优势学科,培育省级高层次人才近300名,选派科技特派员2300余名。

记者注意到,福建海洋经济注重强产业,十三类产业构建“蓝色矩阵”。在全国15个海洋大类产业中,福建涵盖13类,形成多元发展格局。临港石化从“零起步”跃居全国大省,营收超8000亿元,古雷基地成中沙合作核心;海工装备领域,电动船舶全产业链成型,核心产品占国内40%市场;港口物流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24年货物吞吐量7.44亿吨,集装箱1812万标箱;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海上风光装机410万千瓦,“奋斗者”号浮力材料等技术领跑全国,海水制氢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

福建在强生态上,构建“山顶到海洋”保护格局,1.18万平方公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筑牢屏障,5个海湾入选“美丽海湾”,6个海岛获评“全国和美海岛”,今年春夏季近岸海域优良水质达96.6%,厦门成为城区可见中华白海豚的城市。通过陆海统筹治理,10个重点海湾水质优良,海洋垃圾密度下降70%以上。全国首宗海带碳汇交易、首张渔业碳票等创新实践,让福建蓝碳交易占全国半壁江山。

此外,福建依托“海峡、海丝、海洋”三大抓手,拓展合作空间,让海洋开放活力迸发。闽台融合持续深化,东山台农创业园、罗屿对台铁矿石码头等平台提质增效,海峡论坛等活动促进文化交融;“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纳入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成功举办六届“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丝路海运”联盟成员达367家,通达4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座港口;中国—岛屿国家合作论坛、世界航海装备大会等平台落地,“渔业周・渔博会”跻身全球第三渔业展会。

侯为东表示,福建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编制“十五五”及“海上福建”专项规划,推动福州、厦门示范区建设,持续做强海洋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蓝色动能”。

责任编辑:周冬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