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厦泉自创区:"龙头"+"小巨人"=爆发内生能量

来源:东南网 | 作者:吴毓健 李珂 | 时间:2017-03-28

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里的“创新方程式”:

“龙头”+“小巨人”=爆发内生能量

——“多区叠加”中的福建实践之二

东南网3日28日讯(福建日报 吴毓健 李珂)

核心阅读:去年6月,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正式纳入国家全面创新布局。这个以福州、厦门、泉州三个国家高新区为核心区域的自创区,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源,迎来一场革命性的升级。

在建设自创区过程中,作为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企业无疑应成为创新的主体。“突出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的第一大建设任务。根据要求,到2025年,实现全省70%以上小巨人领军企业、8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在自创区成长壮大,形成创新企业群体。策划、生成、落地、建设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创新平台。加快共建产学研创新联盟、新型研发机构。

那么,龙头企业如何引领创新?中小企业又如何成长为“小巨人”?记者前往自创区一探究竟。

龙头企业:

从先行一步到引领一片

龙头企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在自创区,龙头企业怎样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

泉州正加快实施“数控一代”“智能一代”,作为龙头企业的福建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正是其中的弄潮儿之一。

百宏是国内第二大涤纶低弹丝生产企业,公司已从过去单纯的产品创新大踏步迈向先进生产方式的创新。

在晋江枫林工业区,记者走进百宏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只见几十个机器人敏捷地忙碌着,一排排“丝饼”,整齐而飞快地转动,汇成一片白色的海洋。“这个车间以前人头攒动的生产场景不见了。它不仅节省人力,而且大大提高纺织业操作精度,工作效率至少提升60%,能耗降低20%。”公司品牌部主任陈阿斌兴奋地说。

“产学研合作最为关键。”陈阿斌说,为了建设“行业内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百宏先后投入2.7亿元,与东华大学、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和北京自动化研究所合作,对传统的生产工厂进行智能化改造,建设涤纶长丝熔体直纺数字化车间。

龙头企业领跑,运用智能制造技术和自动化装备改造,成为“机器换工”智能样本工厂,起到了强力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