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做一个快乐的都市农夫 东南网7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琳斌 实习生 林梦琳文/图)1亩大的地方立体种植了30多种蔬菜。几个小西瓜在茂密的瓜叶中探头探脑;绿油油的小白菜、红苋菜迎风盛开;设计成凉亭形状的架子上,小巧玲珑的黄贝贝南瓜、小葫芦、丝瓜等像花灯一样争奇斗艳。菜园里还有一方小池塘,塘里种着几茬空心菜,一群锦鲤悠闲地游来游去。 真难想象,在福州的闹市区——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左海校区育英楼楼顶,竟然藏着这么一片绿意盎然的菜园。 打理菜园的周师傅说,菜园体现了生态环保的特点。半无土栽培的蔬菜,种在层层叠叠的PVC管中,使用雨水收集和自动浇灌系统。不用任何农药,只使用科学配比的有机肥。防虫使用生物和其他人工防虫技术,比如用辣椒泡水、大蒜泡水杀虫。 为什么要在学校开一个菜园呢?电大培训学院副院长吴盛雄介绍,“i-生态菜园”是电大社区教育“左海学堂”的一个项目,从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引入,是我省老年教育学习体验基地和市民体验示范基地,去年10月开园。这个“i”有多种含义,比如“网络”“国际化”等等。 据悉,“i-生态菜园”采取“学校推广、网络教学、专家答疑、实地指导、社区参与、市民体验”的模式,通过开展以绿色健康为主题的农产品种植示范、教学、交流活动,引导市民科学、高效地利用阳台、楼顶等方寸之地,打造家庭生态菜园。这不但可以改善空气、美化环境,还可以怡情养性,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同时还可作为学生的科普乐园。 据悉,该学院已经在南平市延平区、宁德市蕉城区等地开辟了生态菜园分园。 苏先生家住福建农林大学附近。今年4月,他从省电大领取菜苗,在自家阳台开辟了菜园。如今,他已经收获了桑葚、百香果、葫芦、黄瓜、辣椒、西红柿等多种蔬果。 7月2日,记者参观了苏先生的家庭菜园。在一个三四十平方米的空间里,黄瓜、辣椒、西红柿等长得生机勃勃。阳台上还装了一个简易的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系统。苏先生说,种菜用的都是有机肥,比如茶籽渣、豆浆渣,都是向邻居家要的。 记者问:“种菜过程中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办?”他说,除了可以学习电大提供的家庭阳台生态菜园视频课程,还有个专门的微信群可以交流,电大的周师傅会在线上指导。他当场打开家庭阳台生态菜园微信群,记者看到“梦07”发的照片和求助信息:“请教一下,我的西红柿还没红,叶子都开始干枯了,枝干有断过,是不是要挂了?”周师傅回复:“我看了你的西红柿,是缺肥引起的黄叶,没事!浇点肥就可以了,但是不要浇多。” 苏先生的太太说,和超市买的菜比起来,自家种的菜味道更“土”。比如辣椒,自己种的形状虽然不好看,但是感觉味道更纯、更有劲。 苏先生说,平时工作、生活压力大,闲时种点菜,不但可以放松一下身心,调节一下精神,还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有机会亲近自然、增长知识,周围的邻居常常带着小孩来这里参观。母亲也很感兴趣,种菜给她的晚年生活增加了不少乐趣。 苏先生打算在阳台种上更多的蔬果,并摆上桌椅和书架,打造一个家庭休闲的好地方。 吴盛雄说,依托“i-生态菜园”,他们还开展了不少活动,最近就有“我有菜园你有诗吗?”诗词征集活动,其中一首写道:“清风玉露倚云栽,阆苑和畅任剪裁。初秀娇蕊春曼语,才生嫩黄嬉如孩。翠袂金带风善舞,小白长红醉轩台。车马喧阗独此处,满庭蔬香燕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