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昊宇(左)和郑天镭(右)时不时会碰面沟通福州话保护的问题。福建日报记者 吴恩儿 摄 东南网5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恩儿 文/图)最近一段时间,微信公众号“真鸟囝”密集推送了一波关于福州方言保护的内容,其中既有福州话俗语阐释,也有福州话读音课堂。这些专注福州方言活化与推广的推送,署名均是“真鸟囝天团”。 “真鸟囝”是福州话对鹊鸲的称呼。鹊鸲是福州随处常见的小鸟。选择这个名字“出道”,做的又是方言的推广、保护,背后是一群怎样的人? 用数字化方式保护 “2020年了,还有多少人会去翻纸质词典?我们目前的工作重心是打造一个福州方言输入法的电子词典——榕典,我们主要是‘搬运’,将旧有的词典进行电子化和数字化。在数字化过程中,我们对发现的差错,会做一些小修订。”“真鸟囝天团”成员之一的Radium告诉记者,“子善做词表,我做程序开发,还有四五位朋友帮忙一起做。另有几十位志愿者参与了词典数据的电子化。”去年,网站榕典上线。这是子善和Radium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构想并逐步搭建起的闽东语查询网站。 Radium本名郑天镭,2014年从福州一中通过计算机竞赛自主招生进入复旦大学,毕业后到悉尼工作,现在是一名程序员。子善,真名林昊宇,就读于安徽大学文学院,还是大三的学生。若不是因为疫情,现在的他们本该一个在澳大利亚,一个在安徽。 为什么要做福州方言的保护?郑天镭深有感触:“从福州到上海到香港到广州,最后到了澳洲。在不同的地方,我见识了不同的语言文化,也见识了世界各地的方言保护运动。于是我开始想,能不能为自己的母语做些什么?” 子善也是如此。“慢慢长大,我渐渐认识到福州方言自身的魅力,并开始反思新一代青少年与地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很多人可能只是故乡的过客,接受教育,然后前往求职、谋生;或是像祖辈一样扎根于福州,真切地和这座城市产生关系,塑造这座城市的文化。由此产生了保护福州话的想法。” 对福州方言的保护,“真鸟囝天团”所努力的方向不同于老一辈的做法,他们首先专注福州方言的数字化。“将来或有机会将榕典做成像维基百科式的众人参与编写的词典,让更多人一起参与。毕竟语言是在时刻变化的,纸质的词典不能及时涵盖刚出现的新词、新用法,词典作者一己之力也很难广察各地不同的口音,但是通过互联网,这些将变得有可能。” 自称码农的Radium还曾请外婆“献声”,将《福州方言熟语歌谣》用程序写成了“福州话熟语大全”App。 他们还开发了一个“真鸟囝”输入法,输入汉字,出现相对应的福州话阐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