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东南网事:网友呼吁基层工作者待遇应提高

www.fjsen.com 2011-01-27 12:52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诗人哈雷做客东南网:福州,一座城与诗歌的千年情缘

诗人哈雷1月25日做客东南网演播厅(右图),讲述他与诗歌的情缘,提出打造“诗歌榕城”。哈雷还与网友们分享了诗家与榕城之间的绵绵情意,以及他们如何成就了一座城市与诗歌的千年情缘。

一大批诗人曾活跃在这里

福州,这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更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城市。

“诗歌是这个城市的集体记忆。”哈雷说,“两千多年来,诗家与福州绵绵不绝之情,成就了这座城市与诗歌的千年情缘。”

从唐末至五代,中原入闽文人多,福州诗歌创作便逐渐繁盛,宋代进入鼎盛时期。福州本籍和客籍诗人交相辉映,名家名作迭出。鸦片战争之后,福州的诗歌创作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思想,主要的诗人有梁章钜、林则徐、张际亮、林昌彝、魏秀仁、陈宝琛、林纾、严复、陈衍等。抗日战争前夕,郁达夫、蒲风、杨骚、董秋芳、楼适夷、雷石榆等作家、诗人先后来到福州,组织文艺团体,召开诗歌座谈会,出版文艺刊物或借报纸副刊开辟园地,福州诗歌创作更趋活跃。20世纪20~40年代,福州及客籍福州的主要诗人有郁达夫、郑振铎、冰心、胡也频、林徽因、楼适夷、沈祖牟、邓拓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老年诗人复出,青年诗人不断涌现,福州诗坛上一派繁荣景象。其中郭风、蔡其矫、舒婷、朱谷忠、蒋夷牧等在省内外诗坛皆享有盛誉。同时,各大诗歌民刊也纷纷涌现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

哈雷表示,从诗歌创作到诗歌朗诵多元化表现形式,有了贯通古今的诗歌文化,福州,这片海西热土,才会血脉流畅,风姿卓然;朗诵是让诗歌走入大众之中的审美形式,也让福州平添别样气质和柔情。如果诗人和朗诵艺术家一起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让翠鸟的声音在福州上空长鸣”,福州打造成一个永远的“诗城”将不是奢望!

  • 责任编辑:刘宝琴  刘宝琴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