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命题组专家解读高考试卷:注重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2012-06-09 10:15:06 曾艳 许含宇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房小奇 陈潇  
分享到:

福州新闻网讯 8日下午,为期两天的2012年高考圆满落下帷幕。如何从今年的高考试卷分析命题组专家的命题意图?如何从今年的命题趋势来把握未来的高考命题方向?这对下届考生来说,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为此,本报特邀请高考命题组专家解析今年高考各科试卷的亮点和变化。

与往年相比,今年我省高考试题注重体现高中新课程理念,坚持能力立意,突出主干知识,体现学科能力和素质要求;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语文:选材新颖 创新题型

与往年不同,在古代诗文阅读部分,文言文选材摆脱以传叙类文本为主的旧辙,选用一篇质正辞美的游记,古代诗歌选材打破只考“诗”的传统格局,首次将“词”引入高考试卷。在现代文阅读部分,论述类文本选用与考生能力更为切近的“评论”,文学类文本选用一篇意蕴深厚的微型小说,实用类文本则在时隔5年后再次选用说明文。这样的文体布局,意在引导高中语文教学全面地培养学生对各类文本的阅读能力。

创新题型也是今年语文高考试卷的亮点之一。为了使命题更科学、合理,考查真实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培育,高考语文第8题提供原著情节片段,设置两个具体的小问题,并取消了“100字左右”的答题要求,使阅读原著的指向更加清晰;第9题首次要求考生综合两则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其文化内涵,避免重复考查“文言文阅读”;第16(1)题提供一幅讽刺性漫画,要求选出最恰当的成语作标题,考查在真实语境中选用词语的能力,形式新颖且饶有趣味。

数学:追求“开放”“多样”

今年的数学试卷根据数学各分支在中学数学的地位及课时比例,合理确定考查力度。如复数、常用逻辑用语、线性规划、二项式定理、程序框图等知识,只作为选择题、填空题考查,占分比例小,试题难度也较小;而作为中学数学主体内容的六大主干知识,在文、理科试卷中分别占126分和118分,不但占分比例大,而且在各类题型中都作了较深入的考查,试题有一定的难度。

试题关注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如理科第16题、文科第18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应用意识;理科第17题、文科第20题考查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地归纳猜想的抽象概括能力及推理论证能力;理科第4题、文科第4题及理科第18题、文科第19题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等。

此外,试卷还合理地设计了适量的、需要考生经过积极自主探究才能完成的新情境问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背景提供的信息进行探究、分析,探求解题的方案。如理科第10题、文科第12题、文科第16题、理科第20题、文科第22题等新情境问题均较好地实现了对创新意识的考查。理科第19题、文科第21题以“动圆是否过定点”这一几何问题为载体,设置探究性问题,考生需要利用“特殊与一般思想”,通过计算与推理,探究可能的定点,并利用“化归与转化思想”,将动圆过定点问题转化为向量垂直问题进行论证,有效地检测了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

同时,试卷很好地凸显了导向功能。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全面地落实课程标准,不随意忽视所谓的“冷门知识”,如文科第18题考查了“回归分析”;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回归教材,如理科第17题、文科第20题,以及理科第19(I)题、文科第21(I)题都是对教材习题的合理改造;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关注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关注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英语:严格控制词汇 首用文学作品

英语以中档题为主,题目由易到难,无怪题、无偏题,同时设置个别略难的题目,以利于选拔优秀学生。在词汇量上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加以控制,如完形填空词数294个,阅读理解词数2280个。

今年,英语试题保持了我省自主命题的优良传统,不乏新的亮点:一是首次选用文学作品作为阅读测试材料之一;二是书面表达情景设置借助漫画,独具匠心,漫画内容较为简约,语言提示精炼,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开放程度也比往年更大。这些变化势必对中学英语教学,特别是阅读和写作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此外,试卷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教育性和时代性,体现了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如书面表达要求学生根据漫画用英语描述,并发表个人感想,主题凸显提高个人素养、增强环保及社会公德意识的教育意义。

物理:设置常规情境 注重回归实验

物理试题注重选取考生所熟悉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关注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第13题振动和波动、第14题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第16题卫星绕行星运动、第21题牵引小船问题等情境,贴近生活生产实际,既有利于缓解考生紧张的应试心理,又有利于考生发挥真实水平。第22题是压轴题,具有“新颖而不偏怪、巧妙而不繁难”的特点,有效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注重体验物理方法,感悟物理思想。

今年的实验题取材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如第19(1)题,如果考生没有亲自动手做过“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只是死记教材插图所给的仪器安装顺序,就无法正确答题。第19(2)题则重点考查学生的电路连接、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实验能力。

试卷命题坚持能力立意,注重考查考生的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避免繁难运算,整卷的阅读量较去年减少约20%,答题的表达量较去年减少约30%。这些措施更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使物理素养的考查更加到位。

化学:关注主干知识 稳中适度创新

化学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试卷充分关注对《考试说明》新增内容的考查,如新增的22个学生应知应会的实验内容;摆脱就知识考知识的狭隘命题观,代之以联系的、开放的思想引导考生思维;试题的设置注重多角度、多侧面考查主干知识,凸显学科内综合的特点。如第12题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问题,涉及溶液pH概念、转化率涵义、反应速率简单计算、控制变量方法、数据与图像信息的转换等。

为调控总体难度,试卷保留了不少传统题型,但都力求在内容与形式上赋予新意。如第12题立意新、落点低,考生只要兼具变量控制意识和读图能力,从转化率的定义出发,就能顺利作答。多处设问直奔题旨,较好地控制了试题的阅读量,试题还引用简化的数值,避免考生在有限时间里进行繁杂的运算。

生物:突出能力考查 整卷有区分度

生物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涵盖了对《考试说明》规定的四项能力的考查。在各项能力中,特别突出对实验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考查。重视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试题全部为原创,不超纲,整卷有较好的区分度。

命题涉及实验能力考查的试题(第2、3、26题)总分值高达40分。如第26题侧重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能灵活运用生物实验教学中获得的原理、方法和相关的理论知识,针对实际问题开展初步探究。此外,试题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第32题突出了“基因工程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试题注重对学科能力和学科思想、方法应用的考查,试题对经典实验的考查不局限于实验的内容记忆,着重考查学生对经典实验中所蕴藏的方法和精神的领悟,同时涉及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生物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如第4题、第5题对考生推理判断的能力要求较高;第27题还设置了问题情景,对学生进行反证法的思维考查。

政治:以社会热点为载体 求质求新

政治试题在试题阅读量的控制、难度的分布、能力要求的体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通过突出有效信息、化繁为简等,有效控制了阅读量;在难度分布上体现多层次的要求,试题的难度结构更趋合理。

试题以社会热点为载体,突出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如第26题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调研,第39题践行社会主义义利观等,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同时注意选取具有本省经济文化特色的素材,将教材知识与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有机结合,如第28题以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为情景,第34题以弘扬福建精神为背景,第39(3)题以福建某民营企业为素材等,增进考生对本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了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题型设计注重多样性,如通过图表、计算等形式考查考生的读图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演绎性题型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整合、迁移、转换和拓展的能力,通过辨析形式考查考生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历史:体现课改成果 彰显地方特色

试题以中学生所学历史主干知识为依托,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不同视角、层次的问题。如第38题采用了若干图表以及文字材料,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考查学生所学的相关历史知识与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题基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特别是关注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体现思想教育功能,减少阅读量,则是给予考生更多的思考和展现能力的空间。以研究性学习形式呈现的第23题“泰坦尼克号”,主要考查了近代科技、文化知识,并渗透了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反映了高中历史课改的成果;第13题“竹木简”把古文字学的相关知识引入试题,体现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第38题“陈嘉庚救国主张”、第41题“清朝前期台湾的开发与闽台间密切联系”,都体现了鲜明的福建地方特色。

地理:突出核心能力 关注过程与方法

地理试题今年充分运用地理图像,共有11幅图表,包括区域地图、统计图表、专题地图等,要求考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文信息,综合分析、归纳、运用信息解决问题。

试题注重体现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如8~9题组考查区域内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要求考生对数据进行观察比较、综合分析,从而推导结论。10~12题组要求考生对不同类型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进行转换,尤其是第12题,以“立竿测影”的形式考查考生利用地理观测的方法来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地理问题。

紧扣地理学科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贴近考生生活实际,联系生产实践与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涉及新兴服务业发展、对外投资、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贯穿始终。

(福州日报记者 曾艳 许含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