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2012年7月26日东南网事版主要文章: 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最美农妇、托举哥、最美“富二代”……一系列“最美”传递着人性之美,网友们发现“最美”更多的是平民英雄,期待着最美官员的出现。一位退休干部的所作所为因为这个暑期同名电影的放映,而令众多网友感动,有人呼其为“最美公仆”、“最诚书记”。这个人就是杨善洲,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东南网与福建日报报网互动,本周《网络正能量》栏目推出特别策划“网络时代接力人性‘最美’”系列报道第三期——关注“最美公仆”杨善洲。本组系列访谈到此暂告一个段落。 “草帽书记”躬行的“清正为民”
访谈现场(视频主持人:郑窈) 东南网-福建日报7月26日报道 本网见习记者 倪羽 实习生 郑晓丹 漆锦辉 邱冬勇 杨善洲,云南施甸人,原任保山地委书记,他工作近40年,清正廉洁,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一辈子爱和群众一起劳动,被当地老百姓称为“草帽书记”。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2010年10月10日,杨善洲因癌症病逝。 2011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向杨善洲同志学习;2012年2月3日,杨善洲被评为“201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12年6月27日,在教育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印发的《第29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通知中,电影《杨善洲》成为向中学生推荐的优秀影片,暑假期间多家影院陆续播映这部影片,许多单位组织职工到电影院观看。一时间,杨善洲这位“草帽书记”的故事被再次提起,引发网友关注,有网友还评价他是从老百姓中走出去的“最美公仆”、“最诚书记”。 本期节目邀请了四位嘉宾(注:嘉宾程三娟为现场视频连线访谈)来聊聊这位“草帽书记”的故事,探讨在当前官德滑坡、社会多元化诉求的时代,杨善洲的所作所为带给我们的思考。 本期嘉宾:
张铃枣:福建师范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 精彩语录:我觉得,不在于你说得多漂亮,而在于你干得多漂亮。杨善洲就是一个非常朴实的书记,他没有豪言壮语,他是用行动来阐述他的理念。这一点,我觉得非常值得我们现在的官员深思。
程三娟:云南日报记者,多次采访杨善洲,杨善洲系列报道主笔人。 精彩语录:前前后后采访了这么多人,对杨善洲一个特别深的感受就是,我们要树典型就要树这样的典型,他是真真正正经得起历史和时间检验的。
顾志萍:副军职离休干部,曾连任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精彩语录:我觉得我跟他们是同一个年代的,有共和国就有这一帮老人了,共和国的今天就是他们参与创造的,说真的,同龄人应该关心同龄人,社会应该为这一代人负责,让他们享受到文明发展的成果。
倪章灵:网友代表,福建第一社区、东南空间资深网友,网名“风之流星”。 精彩语录:一些政府行政办事机构的“为人民服务”是写在墙上的,杨老是把这几个字写在心里。他时时刻刻把这几个字挂在心里,挂在脑子里。 1.无论官多大,他本色不变,始终是一个“草帽书记”的形象 【2012年2月3日,杨善洲被评为“201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对他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主持人:您能不能和我们说一说,第一次见到杨书记是在什么时候呢? 程三娟:第一次见到杨善洲是在2010年7月13日下午,当时对他并不了解。到了保山后看了资料,知道他退休之后22年矢志不渝地扎根深山植树造林,将建成的5.6万亩林场无偿地捐给政府。而给他的奖金,他也大部分都捐了出去。当时一下子就有很大的兴趣。 主持人:退休之后,他为什么不去昆明好好养老而要到深山里面种树? 程三娟:他说是一种报恩的心态。他在任的时候,答应了乡亲们在他退休以后要为村子里办点实事,他要履行自己的承诺。 主持人:你在采访过程中一定接触了不少当地的老百姓,当地的群众是怎么评价杨善洲的呢? 程三娟:民谣很能反映群众对老书记的态度。有一个民谣是:“家乡有个小石匠,做官做到师首长,不改腔,不改装,和爹耕地,和娘插秧,一身泥,一身汗,首长不像,像什么?跟我们老百姓一样!”老百姓觉得,无论他官多大,他本色不变,他始终是一个“草帽书记”的形象,他始终把自己当成老百姓。采访老百姓的时候,他们说他没架子,和他不会有距离感。 主持人:您是如何看待杨善洲扎根深山植树造林的行为? 顾志萍:我觉得杨老是来自于人民、回归于人民的一个非常朴实的人民干部,代表人民的利益。他为人很低调,但是他的实际行动却是很高大的。他对人民有一种感恩、回报的意识。其实,感恩、回报,都是每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 主持人:时间过去这么久了,在对杨善洲事迹的采访过程中,给您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程三娟: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一些事,而是一种感受。我们这些年一直在推典型。有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惯性思维,觉得好像共产党员就是“高大全”的固定形象,好像这些典型是我们自己写出来的,我们自己拔高出来的。 但是采访杨善洲,我一直感到力不从心(词汇无力),我想表现他,但是写不到他那样的境界、那样的高度,一直把他表现得不够。 其实杨善洲真的不是我们一下子就发现的,他是在老百姓心目中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现在推的典型这么多,大家有一种疲惫感,这可能阻碍了大家对他的认识。但是,我对他的一个特别深的感受就是,树典型就要树这样的典型。 2.网友评价杨善洲的这种行为带来久违的心灵感动 【从1951年工作到2010年8月,杨善洲攒下的钱不足1万元。政府给的奖励除了留4万元给跟自己吃了一辈子苦的老伴外,其余都捐出去了。为人民群众操劳一生,却依然住在狭窄简陋的房子里。对此,杨善洲说,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你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富丽堂皇,别人却还过着艰难日子,那么,我们常说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不是成了骗人的假话吗?】 主持人:我们也请现场的几位嘉宾,说一说他们第一次听到杨善洲事迹时的感受? 张铃枣: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老一代的干部确实有理想、有信仰。心中认定了一个理,就一定要去做,而且要做好。这种执著,我觉得现在的干部比较欠缺,但是在我们老一代的干部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一个人被什么样的意志、信念所指导,他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从杨善洲身上可以看到真正共产党人的那种信念,很执著,确实很感人。 顾志萍:我觉得杨老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崇高的信仰、无私的奉献、感人的人格魅力,这不是人为可以拔高的,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被人所认识的。 倪章灵:我听了杨老的事迹以后,很感动,也有点不理解。我们知道植树造林是件很辛苦的事情,他一个老人家可以坚持下来,我觉得很可贵。我们年轻人的一些耐力、坚持的理念肯定不如他,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应该将他的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主持人:杨善洲逝世以后,人们将他的事迹拍成电影。《杨善洲》上映之后,一些观众被他的故事、他的行为感动得落泪。网友是怎么看的? 倪章灵:网上对杨老的评价都很正面。大家觉得他的事迹和思想境界都很感人,他是共产党人的榜样;还有一种声音,认为杨善洲的这种行为带来了久违的心灵感动。当然,网上还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就是有人质疑杨老的这个行为是不是被媒体夸大杜撰?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人存在。 程三娟:其实对他的评价,这两年来通过不同的渠道一直能听到。很多人会说,杨善洲退休以后种了20多年的树,难道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去种树呀?也有人说学不来。不管什么样的声音,我觉得最好的状态是,大家结合当下对杨善洲这个人展开讨论,这样更有利于大家来认识这个人,来思考共产党人怎样坚持理想、信念。我觉得这样更能体现杨善洲对这个时代的价值。 张铃枣:他不是像有些官员为了出名而“作秀”。如果真有哪个官员能这么“作秀”一辈子,我们都要给予掌声。他的这种行动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才这么感染人。 顾志萍:现在一些年轻人觉得,我们这样的时代都要这样做吗?我觉得这些想法不奇怪。存在决定意识,我们也曾是历史过来的年轻人,他们很多事情没有遇到过。今天的青年就是我们的希望,我们相信他们是可以做到的。 杨老到山上种树,也是有深意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就是一种传承,文明的传承。 倪章灵:现在一些政府行政办事机构的“为人民服务”是写在墙上的,但是杨老是把这几个字写在心里。他时时刻刻把这几个字挂在心里,挂在脑子里。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人民服务”,我觉得他这点让我们很感动。作为共产党员,把“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记在心中,做好了,就是为我们百姓做好事。 主持人:从最美司机、最美女教师、最美农妇到托举哥等一系列最美中,有网友期待“最美官员”的出现,对于有网友评价杨善洲是“最美公仆”,你怎么看? 倪章灵:我觉得这些最美的司机、护士等等,都是因为他们帮助了人、救了人,所以称为“最美”。而杨善洲植树造林,帮助不止一个人,而是造福子孙万代,所以会有网友评价他是“最美公仆”。 3.打铁要靠自身硬,杨书记提拔人才全看本事 【一位记者在采访杨善洲的秘书苏加祥时发现,这位曾给杨善洲做了好几年秘书的中年人,至今只是保山日报社的一名普通记者,啥官衔都没有!苏加祥说:“这没有什么奇怪的。杨善洲所有的秘书,级别最高的也就是个副县级,而且全凭自己的本事。”】 主持人:有网友表示,杨善洲是真正的坚守原则,任人唯贤,对自己的秘书都没有任何偏袒。下属对他都是什么评价? 程三娟:一般说他特别坚持原则。我看有些人也是稍微有一点抱怨情绪的,像他的秘书,在他身边干了10多年,却一直不给人家提拔。但总体来说,还是都能理解的。为什么对身边的人要求更严格,后来杨善洲专门有过一个解释。杨善洲生病的时候,他以前的秘书去看他,他当时对他们说:“你们跟着我是又苦又累,也没沾到什么光,有点对不住你们。对你们严格要求,是想让你们成长得更快一些,等你们真正长了本事,我不提拔,也会有人提拔你们,不管什么时候,打铁要靠自身硬。” 主持人:在选拔人才方面他又是如何做的? 程三娟:他一方面对身边的人要求非常严格,另一方面,也经常下基层去了解、考察干部。踏实肯干、有工作能力的人,他会不拘一格地选拔。其中一位38岁的干部,从副县长直接提拔到保山地委副书记,一位30岁的干部也被提为施甸县委副书记,还有一位25岁的党委书记也是从基层提拔的。 主持人:除了任人唯贤、对下属严格之外,杨善洲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他老伴坐过4次林场的吉普车,杨善洲为此还上交了370多块的“油钱”。这是不是严格得有点苛刻? 程三娟:很多时候,我觉得他是对事不对人。他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就是我是领导,我要别人做到,我自己首先要做到,我有责任做表率。了解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对自己要求那么严格,对家人要求那么严格。我觉得他一直在为家人做表率。 主持人:公车使用是涉及官员是否清正的一个方面。最近温州在推行车改,有网友叫好,有网友质疑,嘉宾们怎么看? 张铃枣:现在有些官员用公车更多的不是用于公务,而是更多地体现一种身份、一种福利,甚至是一种特权。这个已经和公务车的本意相违背了。 温州公车改革,我是持比较支持和赞赏的态度。决策没有最好,只有合适或者适当。改革能走多远,还要看后续措施。 同时,我们也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对公车装上电子监控,可查到底有没有用于公务;把公车像出租车一样,涂成很鲜明的颜色,让整个社会来参与监督。有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你就得收敛。有时候道德的提升,需要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4.官德考核要引进公众满意度调查 【福州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公务员岗位考核工作的意见(试行)》,以公务员的岗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础,全面考核公务员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业务工作实绩。在个人品德部分,是否能够做到孝敬长辈、家庭和睦、诚实守信、情趣健康,也列入考核内容。】 主持人:杨善洲在“官德”方面是很好的表率作用,“官德”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张铃枣:现在讲“官德”,应该包括品德、能力、廉洁等方面,品德应该是第一位的。如果把官员当成职业的话,它是一种职业道德。但是,政府官员的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政府官员掌握着公共权力,能够支配公共资源。所以很重要的一点,“官德”是一种权力道德,如何运用权力,为公还是为私。官员道德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说,它是一个角色道德。老百姓对于官员的道德寄予期许和期待,所以对官员的道德要求更严格。 主持人:杨善洲的事迹可以给为官者、官员的道德建设带来什么启示? 张玲枣:杨善洲就是一个非常朴实的书记,他没有豪言壮语,他是用行动来阐述他的理念、他的信仰。也就是说,不在于你说得多漂亮,而在于你干得多漂亮。为官者能不能装着百姓,是很重要的。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我们撇开金钱和美色两个明显的诱惑,单单“人情”这一块就把很多官员搞得很尴尬。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给你熟悉的人一些照顾,就是会“做人”。但是,这是以损害公共利益或者以损害别人的利益为代价的,这样就违背了为官的道德要求。 杨善洲就有这样底气,他对家人都那么严格,对别人才严格得起来。我们有的官员,比方说对家人、对亲戚朋友能照顾的尽量照顾,甚至是违规违法的照顾,他就没有底气来抵制下属的要求,没有底气拒绝一些关系户的要求。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的“官德”要能够正,首先真的要自身能够正。 主持人:您觉得应该怎样去考核“官德”呢? 张铃枣:各个地方在考察干部的过程中,都在进行一些探索,特别是对官员道德的考核,有的说要进行量化。我个人的观点,道德能否量化,是要打个问号的。而且道德只有一个大概的标准,有时候评价的标准、是非的标准、善恶的标准,不尽相同,量化难度很大。如果把道德量化,有时候就会培养出“道德伪君子”、“双重人格”。 考核官德,不是说完全没办法。道德尽管是内在的,但是内在的东西是有外化的,外化的就是言和行。也就是说,看一个官员看他说了什么,更主要的看他做了什么。除了言行以外,一些细节也能反映官员的品德和品位。比如说,他的兴趣是什么、他的爱好是什么。看官员的品德,还要把官员所服务的行业、公众的评价引进来。比方说,如果是税务局的,那就看那些纳税户对你的评价,这样就能直观的外化。所以,我觉得要引进他所服务的公众的满意度调查。 5.老有所为也要实行回避制度 【顾志萍在离休后,她用女儿从国外寄给她养老的钱和她自己的一些积蓄,于2000年创办了专门收护高龄病残老人的民办养老院——福州金秋老人护理院,倾情为高龄病残老人、失能失智老人和空巢老人办好事、办实事、解忧难,目前先后收留了770位老人。】 主持人:杨善洲的故事最让我们感动的,就是他退休之后没有选择养老,而是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造福家乡。顾院长也在退休之后没有休息,创办了金秋老人院,服务老人。当初是什么机缘,让您有了办这样一所养老院的想法? 顾志萍:我在2000年的时候,用我女儿送我的1万美金,加上我自己的一些积蓄,办了现在的金秋护理院,我们服务的对象是高龄病残老人。 我自己的想法是,我也老了,我懂老人,老人究竟需要什么我心里比较有数。人生在世都要老,当一个人走向生命终点时,是最无奈的时候,因为人老了,更需要人照顾。第二个,我学医,我从15岁开始进了军校,我所受的教育就是救死扶伤。 我们收治的老人,平均年龄是85岁,95%以上都是靠人来护理,这些老人在离开人世之前,听不见了,看不到了,吃不下了,走不了,他们自己已经没有时间空间的概念,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没有表达痛苦的能力,他们的生活和生命质量都必须要照顾。这是一个艰苦、责任很大的行业。 我觉得我跟他们是同一个年代的,有共和国就有这一帮老人了,共和国的今天是他们参与创造的。说实在的,同龄人应该关心同龄人,社会应该为这一代人负责,让他们享受到社会经济、文明发展的成果,我作为革命军人、共产党员,我用一个平常心,做一个平常事,回报给社会,是我的责任。 主持人:官员在退休之后应该如何正确发挥余热? 顾志萍:我觉得主要的还是看社会需要什么,实事求是去做,不谋私利,接近群众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张铃枣:官员的老有所为引起社会的关注,特别是一些掌握了重要资源的官员,出现了一种新的腐败形式,叫做“期权腐败”,也就是说他在位的时候给一些公司照顾,没有收取回报,但他等退休以后再去公司里面担任职务,获取回报。在国外的一些制度设计上,官员的退休也要实行回避制度,不能到你利益相关的部门去任职。我觉得,不能让官员到盈利性的组织、企业去任职。对于官员发挥余热要有明确的规范,否则,这个余热发挥得会“烧死人”。 网友互动: @有用平田:他的确称得上是个办实事的好领导,虽然影片中极力描写他如何心系家庭亲人,也毫无疑问,他是个极不称职的儿子、父亲、丈夫。电影拍得很好,但与我的价值观有冲突,为什么感觉那些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得特别好的人,却往往忽视了自己家人? 顾志萍:我觉得杨老并不是忽视家人,这是他的一种原则,是他为人的人格魅力。说实在,没有国家就没有小家,他为了国家的付出是为了这个家庭更加圆满,他坚持的是对的。公私很分明,宁愿牺牲自己,他没错,他不是忘掉家人。 @mccmc:这部电影中的老书记确实很让人感动!但现在社会上这种“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精神的干部还有多少?应该已成为“珍宝”了!是什么改变了人的思想?是我们那“失败的教育”以及不正确的传媒思想! 张铃枣:绝大多数干部还是好的,不能一棍子打翻一条船,应该有一个客观的态度。回到官员道德的提升来说,我觉得很重要的是,要改变现有官员生存的政治生态,也就是说让官员的生存环境更加清廉、更加公正,也就是说让能干的、品德优秀的干部能获得提拔,这就是正面的引导。其实官场也存在正能量,什么叫正能量,就是能让品德优秀的人得到提升,这就是正面的能量。 @戴小K:昨天在飞机上看了《杨善洲》,竟然从头哭到了尾。我知道这样的电影很红很专很煽情,我也不想评价其中卖力宣传的主题,我只是被杨老的坚持深深地打动了。他对家人的愧疚,对种树的执著,还有现在来看最不可思议的两袖清风。也许内心深处我还是坚信有这样纯粹的高尚的人存在。 程三娟:通过采访杨善洲,我就进一步坚信,世界上这样纯粹的人还是有的,但这样的人的确不多。我们宣传杨善洲,也不是为了让每个人都成为杨善洲,只是希望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这种积极向上的、正面的力量能够更多一些,更强一些。 “网络正能量”征集令 “网络正能量”话题征集令:如果您对网络话题有着敏感的洞察力,如果您发现网络上沉默着的可贵精神,如果您察觉到网络上正传递着的向上力量,马上通过福建第一社区“海西会客厅”或福建微博#网络正能量##征集话题#与我们联系吧!话题一经采用,就有机会获得东南网送出的特别奖励。 “网络正能量”观察员征集令:如果您对网络现象有着独到的见地,如果您在某一领域一知而十解游刃有余,欢迎通过福建第一社区“海西会客厅”或福建微博#网络正能量##征集观察员#或邮箱dnwpinglun@126.com与我们联系。成为我们的观察员,就有机会做客东南会客厅,与各路高手对话,与八方网友交锋,展示您独到的见解。 相关链接: |
相关阅读:
- [ 07-23]东南网事 水上救生大队:为了少损失一条生命
- [ 07-17]东南网事:烈日炎炎,环卫工人何处觅水
- [ 07-11]东南网事:平凡人托举的无私大爱
- [ 07-09]东南网事:作文高模仿度是否算抄袭
- [ 07-05]东南网事:网友热议我的老年谁埋单?
- [ 07-02]东南网事:爱在足尖上飞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