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凌厚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www.fjsen.com 2012-12-18 09:25  凌厚锋 来源:东南网-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倡导的,《报告》从三个层面加以强调,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的新的归纳和概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目标上的规定。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从本质上说,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将创造出超越其他社会形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基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梦寐以求的宏伟目标,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伟大实践,是催人奋进的价值理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基本属性的反映,是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价值导向上的规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我们党始终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坚持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推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实践中享受自由和平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个方面,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革命道德和新时期新阶段道德精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的本质属性。总之,三个层面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体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个人行为准则的统一,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铸魂工程,必须历经长期实践、不断积累,从而逐步认知、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实践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通过实践加以培育,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实践中产生并经过实践检验不断丰富和拓展,因而成为引领社会主义中国前进的精神旗帜,在指导实践、变革实践中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也正因为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本性要求超出思想理论的主观范畴,化为广大干部群众变革现实、开拓创新的生动实践,也才可能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从而获得并保持自己的客观真理性。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既是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报告》倡导的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正是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的重大理论成果。循着这条认识路线,就一定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整合、归纳、提炼出更加简洁明快,更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紧密配合、协调发展。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的“魂”和“体”的关系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之“魂”,而承载这一“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就是“体”。离开了“魂”,就会丧失思想性和生命力。而离开了“体”,文化精神就难以传播,价值就难以实现,难以发挥教育和引领作用。这就要求文化产品和服务等部门应当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自身的实践活动,不断为巩固全社会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作出贡献。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方法途径。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融入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去,在全社会逐步形成祛恶扬善、健康向上、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气。要充分发挥各种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大力弘扬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近年来,福建广大干部群众对“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福建精神在思想上产生了强烈共鸣,并以此为精神动力推进福建各项改革和建设。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宣传实践福建精神结合起来,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作者为省委党校教授)

  •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