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海“吃”掉更多碳——访全国人大代表焦念志
www.fjsen.com 2013-03-10 08:40 郑昭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他建议—— 大力扶持海洋碳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在沿海省份主要入海河流实施海洋碳汇示范工程,加快研究制定海洋碳汇标准体系。 东南网-福建日报3月10日报道(记者 郑昭) “陆地增汇已纳入国家规划,而福建省的植被覆盖率已达全国第一,陆地增汇空间有限。相较之下,海洋增汇大有空间,但这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焦念志说。 焦念志介绍,海洋碳汇涉及海洋资源开发、海洋低碳经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国家海洋权益等诸多领域,也是海洋科学的前沿热点。目前,我国海洋碳汇还未建立标准体系。 “我国作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如硬性减排将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焦念志说,我国经济经过一段高速运行后,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越发显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低碳经济势在必行,减排增汇成为国家发展重大需求。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大约有三分之一被海洋吸收,海洋发挥着全球气候变化缓冲器的作用。”焦念志说,我国海洋国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有巨大的增汇能力和潜力,随着国际气候谈判的深入和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海洋碳汇具有巨大的经济前景,是关系到低碳经济的战略要地,必将成为国际海洋强国的必争之地。 因为海洋碳汇的系统性、复杂性、交叉性及创新性,建立海洋碳汇标准体系难度极大,需要国内外科研力量及政府有关部门的深度介入。焦念志认为,当今世界,谁掌握标准的制定,谁就可以有效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比别人更早更快更多地获得利益和生存空间,甚至可以通过标准,将竞争对手拦在“场外”。因此,率先建立海洋碳汇标准体系,制定海洋碳汇交易规则,主导国际海洋碳汇发展,将使我国在国际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突破点之一。 焦念志建议,大力扶持海洋碳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建立海洋碳汇研发基地及海洋碳汇监测站;深化国际合作,建设海洋碳汇国际合作基地,提升国际影响力,深入推进海洋碳汇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在沿海省份主要入海河流实施海洋碳汇示范工程;加快研究制定海洋碳汇标准体系;倡导海洋碳汇理念,建立海洋碳汇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海洋文化强国。 名词解释>>> 【增汇】设法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储藏(碳汇)。 【碳汇】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森林、海洋都能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都是碳汇。发达国家可在发展中国家投资造林,以增加碳汇,抵消碳排放,从而达到降低发达国家本身总的碳排量的目标,简单说,即发达国家出钱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指标。 【海洋碳汇】将海洋作为一个特定载体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并将其固化的过程和机制。单位海域中生物固碳量是森林的10倍,是草原的290倍。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09]多些助力 少些阻力——访全国人大代表丁世忠
- [ 03-09]专家建言民营经济发展:“回”得更好 “转”得更顺
- [ 03-09]“此时不回乡,更待何时!”——莆商抱团回归助推产业升级
- [ 03-09]感言:打拼出新天地
- [ 03-09]《发挥优势,福建再出发》之创业福建:声音
- [ 03-09]发挥优势福建再出发:坚守实业,民企“二次创业”再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