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废弃节能灯成潜在“环境炸弹”

www.fjsen.com 2013-05-22 11:34  张颖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回收处理线一直吃不饱

回收难度大,企业处于亏本运行

去年7月,拥有国内最大回收处理能力的通士达,获得环保部颁发“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目前已向外开展有偿处理服务。

但向外“接单”的签约情况并不理想,“只有十几家客户,大部分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只有两家制造型企业”。根据通士达的预计,今年的处理量乐观估计会达到500吨,“不过是总产能的零头”。

目前,通士达每处理一公斤废旧灯管的价格为6元。“只有10%的利润。按目前的处理量,其实就是亏本。”杨龙豹说。

回收处理不积极的原因很复杂。废旧灯管须按不同性质进行分类贮存,如直管和螺旋、U型要分开。其次必须干燥,不能含有其他杂质,特别是硬质物体。加上灯管易碎,需要放在密封器具内,由有资质的公司进行运输。

“这些全部要由委托处理方付费,再加上回收时来源分散,成本高,很难取得经济效益。正因为此,通士达目前只在福建省内承揽业务。”这一现象在全国现有的回收生产线普遍存在。

从现状来看,虽然我国对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废旧节能灯要求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但是回收效果也不好。

杨龙豹表示,目前节能灯的集团用户回收处理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找上门的企事业单位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需要环保审计的上市公司,二是需要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考核的企业,三是出口型企业需要通过第三方审核,达到欧美国家废弃物管理规范要求。

在某种程度上,企事业单位和机构节能灯使用量大,型号标准,多为长形灯管,回收处理比较容易操作。相反,家庭用户的节能灯管从U型灯管到螺旋灯管各种型号混杂,而且分散,回收难度更大,因此这块回收业务几乎是空白。

“但是家庭用户的总使用量不会小于企事业单位,他们的分散污染也不可小视。”杨龙豹说。

由于缺少高效低成本处理方式,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全国性、标准化的节能灯回收体系和制度。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