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家庭崩析:留守孩面对的“二次伤害”

www.fjsen.com 2013-09-13 08:27  陈亮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9月1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陈亮 通讯员 余福 肖首州)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曾经婚姻关系较为稳定的农村出现了离婚率逐年攀升的趋势。记者从三明市民政局得知,近3年来,人口外流大县沙县、明溪等地的离婚人数不断增多,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外出务工或做小吃的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不同的是,农村家庭父母离异特别是再婚后,孩子往往成为双方都不想要的“包袱”、被迫与祖辈生活的“孤儿”,这给留守孩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二次伤害”。

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与2005年时的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5年间增加了约242万。其中,单亲留守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有学者研究指出,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村离婚率有显著影响。

留守孩,在孤独中成长

9日上午,记者来到沙县富口镇初级中学,全校320个学生,将近40%都是留守儿童。校长范宗方介绍说,近几年来,富口的离婚现象确实多起来了。在校的留守儿童里,至少有数十人来自父母离异的家庭。

今年上8年级的国强(化名)来自通门村,今年14岁,在他2岁的时候,母亲因与父亲感情不和离开了家,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后在尤溪重组了家庭。从此,国强跟着奶奶相依为命。上中学后,奶奶在镇里租了一间破旧的民房,国强成了走读生。

“都不记得爸爸、妈妈长什么样子,大家都说我长得像爸爸。前年,伯伯带我去看过他一次。”在放学的路上,国强同记者说道,有人告诉他,妈妈现在在浦城,有时也想去见她。

刚走进国强家时,国强的奶奶正在几乎露天的土灶上做饭,她今年已经66岁了,基本没有经济来源。“100块、200块……全靠在河南做小吃的大儿子和女儿寄点钱回来,一年年就这样养大了国强。”老人含着眼泪说。如今,老人最大的希望就是国强好好学习,快点长大。

国强的同班同学小军(化名)是洋花坑村人,父母也离异多年了,小军跟了父亲,双胞胎妹妹则和母亲远走他乡。如今,母亲在龙岩有了新家,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平时他只好留校住宿。

小军看上去更内向。“没有怪过妈妈,有时候会很想她,这事只和班主任讲过。”提起妈妈,小军的说话声音更小了。

下午,我们来到富口镇隔壁的夏茂镇第二中心小学采访。夏茂是沙县小吃的发源地之一,大量人口在外地经营小吃。在二小,留守儿童的比例更是高达70%。在校办公室,记者看到一本厚厚的特殊生档案,数量最为庞大是来自破裂家庭的留守孩。

“在这里,母亲出走的情况很多,很多父母离异后父亲重组家庭,有了新的孩子。”二小的校长周丽婷告诉记者,甚至有些孩子经历了“单亲—重组—又单亲”的状况。这类留守儿童往往心理脆弱,在班级活动里不善于表现自己,不大合群;有的则比较调皮,其实只是希望通过一些特殊的行为来获得人们的关注。

  • 责任编辑:黄丽红  李艳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