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政协频道> 民意民情 > 正文

加强漳平奇和洞遗址后续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2013-11-28 05:45  信息处 来源:福建政协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漳平市政协反映:奇和洞遗址坐落在漳平市象湖镇灶头村东北4公里处,面积约96平方米。考古发掘揭露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初期、早期的各阶段完整的文化层堆积,出土两具较完整人类颅骨及部分肢骨、大量打制石制品、磨制石器、陶器残片、陆生动物遗骨、水生动物龟甲、鱼骨、螺壳、河蚌,以及煤渣、煤矸石和颜料物(赤铁矿)等,遗址不仅填补了福建乃至中国东南区域史前文化旧、新石器过渡阶段的空白,而且对探究旧、新时期时代过渡期间人类生存环境、技术发展与生计模式的转化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

2008年12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奇和洞遗址后,漳平市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由市领导和17个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奇和洞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奇和洞遗址考古工作管理办公室,认真做好奇和洞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漳平市政协坚持把打造奇和洞文化品牌作为政协重要工作之一来抓。几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奇和洞遗址保护与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先后被列入漳平市第五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涉台文物名录、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进一步搞好后续保护与开发,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议省市加强该项工作指导,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奇和洞遗址保护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争取把奇和洞遗址保护和开发工作上升到省级层面来做。可以学习福州昙石山遗址做法,由省文物局、省博物院牵头来做,市一级全力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机制,这样既能解决项目资金问题又能解决项目的技术力量,从根本上解决该项目运行机制体制等问题。

二、协助做好专家学术研究。奇和洞遗址地层层位清晰,共存遗物遗迹丰富,包含珍贵的先民生存演化、行为方式、技术发展等重要信息,有专家提出了“北有山顶洞人,南有奇和洞人”的论断,具有很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省文物局高度重视,今年3月已将三明万寿岩、漳平奇和洞两项重点考古工程向中科院申报,中科院已将此两大工程列入“中华人类起源探源工程”。目前,急需各级相关部门一起加强同中科院的联系沟通,由学术界对奇和洞遗址做出科学的界定和权威的说明,以推进奇和洞古人类遗址后续发掘研究工作。

三、坚持科学保护开发。扎实做好奇和洞遗址的规划、道路建设、环境整治、线路开发等工作,做大奇和文化品牌。按照省文物局郑国珍局长的要求,“奇和洞文物保护规划”、“奇和洞遗址保护规划”、“奇和洞遗址生态公园建设规划”等三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已正式提上议程。近期,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在我省编制相关考古规划,我们已和清华大学文物保护研究所吕舟院长取得联系,并向其提供我市奇和洞文化遗址的相关资料,洽谈“三项规划”工作编制事宜。

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奇和洞遗址是我省十分重要的史前文明遗址,具有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和江南地域特色典型性。杨美村存有红军题壁留款信这一红色旅游资源。另外,长塔村的“小九寨”三峒坑峡谷,大科山——元司坑瀑布群等生态旅游资源,以及碾米、水车、耕犁、土法造纸、采茶灯、穿竹马、舞龙舞狮等方面技术与习俗,包括生活起居、饮食(萝卜糕、米圆子、团圆糊、芋子饺、千层糕等)、节庆、寿诞婚丧、祠堂寺庙等方面习俗,都具有地方特色。因此,要把奇和洞遗址保护开发与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相结合,传承保护和发展民俗文化和民间信仰,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思路,着力打造“看文物、游山水、观民俗、赏奇石、尝山珍”为主题的、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文化、生态、旅游”旅游产品,逐步形成以抓好奇和洞遗址保护开发利用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以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保障奇和洞遗址保护的良性循环。

五、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加大奇和洞遗址的宣传力度,提高奇和洞遗址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把奇和洞遗址宣传与杨美村红军留言墙宣传紧密结合,与象湖镇民俗文化和民间信仰有机结合,适时推出一批主题鲜明、具有较高思想和艺术水平的优秀作品。如,可以将杨美村红军留言墙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应及时积累资料和数据,收集奇和洞周边村落的人文掌故、风土民情、历史沿革、文字记载、周边风貌、口头传说等详细的信息资料,通过组织力量编写奇和洞遗址和红军留言墙红色旅游宣传材料,制作光盘、宣传册,策划奇和洞遗址和红军留言墙红色旅游的节庆活动和主题活动,增强奇和洞遗址与红军留言墙红色旅游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