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市人大持续监督 助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见成效
2013-12-19 16:14 林福泉 来源:福建人大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日前,漳平市人大常委会在听取了《漳平市“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后,对该市农业“五新”推广取得新成效、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成为该市第一大产业、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等给予充分肯定。 近年来,漳平市人大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促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2010年8月中上旬,漳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专题调研。针对本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较落后等现状,调研组建议:一理顺现行农技推广管理体制,结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特点,建议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实行业务由市级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管理的双重领导管理机制;二要以农业人口、耕地面积、行政村多少等为定编依据,按照集中力量,突出本地产业特色,适应主导产业发展总体要求,科学设置农技推广机构;三加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基层农业技术现代装备水平,确保农业推广经费和培训经费,丰富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四建立有利于调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有利竞争和人员合理流动的农技推广激励考评机制,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建设。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对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致富无疑起到重要助推作用。2012年7月,根据龙岩市等上级人大《关于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法〉贯彻实施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漳平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由常委会席海勤副主任任组长,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农工委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执法调研组,以听取汇报、查看相关资料、座谈交流和实地察看等方式开展执法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木村林产有限公司、梧溪国家级生态标准水仙茶基地、北寮现代大棚蔬菜基地等,同部分镇村农技干部、农技员、农业种植户等进行了座谈,召开了由市农办、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农机、科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相关部门关于贯彻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情况的专题汇报。常委会根据执法调研情况及时形成了《漳平市人大关于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法〉贯彻实施情况调研的报告》,并就加快职能转变、创新工作机制、探索服务途径和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2012年11月,漳平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漳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报告》。常委会在委员们充分审议的基础上,就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团队,注重乡土科技人才的培养,形成一支总量足、用的上、留得住、结构合理的农业技术人才队伍,注重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创新服务机制和服务方式。制定、完善激励科技人员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建立起人力资本合理使用和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构建 “良种良法直接到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新型、高效、畅通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水平。围绕特色产业培育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支持特色优良品种引进示范、先进适用技术集成示范、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等项目,强化项目质量管理,典型示范、集中展示,辐射带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等审议意见。 在市人大的持续跟踪监督下,漳平市政府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为突破口,围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突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重点,采取一系列举措,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培训、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相关扶持配套政策逐步完善。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干部队伍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激发农业干部工作活力,转变工作作风,抓实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工作。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以“联乡挂村进基地”服务活动为载体,组建农业科技智囊团、服务农业企业专家组等,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行动。以市农广校为依托,认真实施乡村两级农民技术员、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绿色证书”、茶艺表演、花卉和竹业科技等培训工程,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普及实用农业技术。三农业“五新”推广取得新成效。水稻等主要粮油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蔬菜等主要经济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2%以上。建立两个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带、优质稻生产基地面积13.8万亩,示范推广水稻测土配方实施肥面积28.5万亩。四农业标准化生产快速发展。全市已建设标准生态茶园1.08万亩,品种改良项目5个,面积1833亩;建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3.8万亩;推广应用温室栽培、无土栽培等花卉技术,建设高标准花卉钢架大棚千余亩,形成以霞溪兰园、金兴园艺等16家花卉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养殖业大力实施标准化养殖、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建设。五农业安全生产不断加强。主要大宗农产品率推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定,优质率达80%以上;现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区域品牌4个,有机食品3个、“绿色”标志农产品39个、无公害农产品242个。 |
相关阅读:
- [ 12-13]漳平:构建便民平台 推动“马上就办”
- [ 12-05]龙岩漳平市25亿投生态旅游项目
- [ 11-25]漳平市人大助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 [ 11-21]漳平民警连日涌不惧急流 两次跳河救助落水者
- [ 11-13]漳平市人大督查法院工作审议意见落实整改情况
- [ 11-07]漳平市西园镇特钢铸造基地预计明年3月出铁
- [ 11-06]漳平市人大专题调研人民陪审员工作
- [ 09-02]漳平市法院成立台商维权合议庭 热心服务台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