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莆田荔城区:“农地入市”富村庄

2025-07-15 09:27:56 作者:林剑波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7月1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陈承芳 朱崇飞 翁国城)

近日,在莆田市荔城区北高镇福岭村,记者从村委会办公楼向下望去,一处平坦的开阔地尽收眼底,此地即将崛起一座现代化酒店。这是一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面积为1117平方米,原是荒废已久的福岭小学旧址,去年入市,以商业用地的用途和40年的出让年限拍得107万元。

2023年3月,自然资源部公布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方案,我省9个县(市、区)入选,荔城区位列其中。2年多来,全区已有2宗土地入市,均位于北高镇,配套开发酒店。

快人一步探路

荔城区以入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为契机,依托莆田“全市一张图”平台,全面摸清各个村(社区)土地家底。“全市一张图”平台是一个云系统,汇聚了莆田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和市直有关单位的业务和数据。

北高镇率全区之先,排查出一批权属清晰、具备入市条件的闲置地块,并借助“全市一张图”平台,将土地入市事项转化为可视化问题清单。

去年5月,福岭小学旧址地块顺利挂牌,2个月后成功入市,成为全区乃至全市首宗。

“北高靠海,土地贫瘠,人们大都出外谋生。乡村振兴相对滞后,亟须突破制约、快人一步。”北高镇党委书记蔡珊珊说。

北高镇埕前村紧随福岭村之后,将旧粮站地块转化为商业用地。今年初,该地块以785万元成交,面积达3893平方米。

多元化运作

“村里成立了一个公司参与竞标,最后成功中标。”福岭村党支部书记陈劲群说,事先做到“四议两公开”,即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以及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决定将乡村振兴集体资金整合起来拿地,同时向村民个人融资,为后续开工做好准备。

60多岁的福岭村村民陈国亮以前在外建设市政公园项目,目前已退休回村。“村里这个酒店项目挺好的。”陈国亮说,“我投了10多万元,到时候可以分红,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增加一点收入。”

作为全村的“领头雁”,陈劲群慎之又慎,尽量规避市场风险,走稳妥的投资之道。陈劲群说:“酒店固定资产部分由村里的公司来实施,建好后向外出租,不涉足经营性部分,这样既能确保村集体经济和村民稳定创收,又能撬动民间资本,让更多人受益。”

不同于福岭村的运作方式,埕前村的酒店项目由投资人自行建设和经营。“旧粮站地块起拍价是346.2万元,最后拍出785万元,说实话,这个数额有点溢价,但以回报桑梓的角度而论,我觉得也不亏。”叶金山是埕前村村民,此次从多个竞拍者中脱颖而出。

眼下,埕前村酒店项目正处于设计方案及相关事项报批阶段,预计2年内建成并启动运营。“北高在全国各地有一个庞大的金银珠宝从业群体,他们每年都要回乡,特别是春节期间需要在酒店开展商务洽谈活动。当然,北高有山有海有田,也可以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观光食宿。”叶金山说,“这些都是商机,在我看来,大有可为。”

为乡村“造血”

暑期,一些小而美的景点再次迎来旅游旺季,福岭村五侯山就是其中之一。黄昏时分,记者在村口看到,私家车一辆接着一辆驶来,沿着盘山公路缓缓登顶。

经过多年的乡村建设,五侯山文旅基础设施项目相继上马,实施了夜景、路灯、栈道、广场、公共厕所等工程,接下来还需进一步完善。

“这次土地出让为村集体经济创收75万元左右,成为一笔难得的乡村振兴资金来源。时下,村里策划了六七个项目,已有一个向上报批了。”福岭村驻村第一书记叶霖说,该项目包含文体综合服务区、停车场和绿化区,计划新建特色文化展示讲习点、村史室、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室、农耕科普室、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点等。

埕前村距离福岭村5公里左右,村民4200多人。“土地入市后,村集体经济获利400多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和强劲动力。”埕前村党支部书记叶国锋笑着说,以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中缺乏资金,即使“有想法也没有办法”。如今,村里的腰包鼓起来了,一些项目也提上了议事日程。眼下,埕前村尚有一块现成的空地,村干部谋划使用一部分村集体收入,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站。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