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量质并提凸显示范效应 集群内移动通信中继设备主要功能模块及整机分别占国内约2/3和1/3的市场份额,对讲机产品占全国市场60%、占出口份额的80%,卫星电视接收机和高频部件的产量全国第一,这是量的突破; 企业围绕产业链重要节点聚集,拥有先创、泰克、铁通等知名企业,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7家、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及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占集群企业50%,这是质的提升…… 泉州市科技局局长颜志煌表示,试点建设以来,泉州微波通信产业集群形成了以新一代无线宽带投入等七大产品为主导,射频识别技术、新介质材料应用等八大配套关联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格局;2010年11月,聚集了众多微波骨干企业的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拓展为“一区八园”;2011年11月,被列为“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试点(培育)”,“品牌效应”“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以创新驱动转型,一路赢得发展先机。”福建联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国煌深有感触地说,虽然站在数字对讲机行业的制高点,然而他们不止步于此,面对无国家标准可循的境况,发起起草了中国数字对讲机ARC标准,通过国家标准委的立项审核,成为FDMA标准国家标准第一提案。 从芯片的技术掌控拓展至整机的标准制定,以及不久前省科技厅和泉州市政府共同举办微波通信产业与技术发展论坛,泉州微波通信产业集群正大步迈向掌握技术标准、具有市场产品定价参与权和行业学术交流研讨话语权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在省科技厅推动下,闽东中小电机创新型产业集群于2011年被列为全国第4个创新基金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从而驶上发展的“快车道”——两年来,该集群共获国家创新基金项目68项,资助经费4399万元;今年11月,被列入国家2013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正加快打造闽东电机电器千亿产业集群、名副其实的“中国中小电机之都”。 厦门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共100多项,力争通过该产业集群的创建和创新资源的聚集,把海洋和生物医药产业相融合,将厦门建设成为国家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全国重要的海洋开发和科研基地。 引领跨越,全力打造福建经济“升级版” “注重指导现有‘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在下一阶段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试点工作中,福建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突出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导向,实施以企业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组织科技项目的立项机制,选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与新医药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设计并组织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统筹5亿元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设立1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加快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积极引进“国字号”机构和人才,采取后补助方式安排经费7720万元资助引进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分院、福建奔驰汽车研发中心、东南汽车研究院等11家重大研发机构落地福建;安排经费2500万元,资助高效节能制冷压缩机、梳状波分复用器等17个重大科技成果购买项目,推动国内外重大科技成果落地福建转化; 培育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创新联盟集聚资源,加快突破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加速区域优势产业向集群化、信息化、高端化发展。1—10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345.52亿元、占GDP比重为14.1%,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平板显示产业产值超千亿元,计算机及网络、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等正在加快形成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创新驱动发展的效应日益显现…… “瞄准创新集群化这一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重大趋势,我们将本着‘科技创新,驱动经济,服务民生’的宗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地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作用,毫不松劲地推动有组织化创新,把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作为切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开展高新区提升行动和产业集群建设工作,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新产业集聚发展,为打造福建经济‘升级版’、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有机统一提供强大动力。”陈秋立说。 |
相关阅读:
- [ 12-14]稳中求进 改革创新(社论)
- [ 12-14]专家:资源财税国企等改革或在近期有突破性进展
- [ 12-14]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解读:保政策定力 开改革新局
- [ 12-09]互联网金融加装"安全阀" 防范跑路杜绝网贷欺诈
- [ 12-08]媒体盘点九大关键词 折射2013年民生改革新亮点
- [ 12-02]创新模式的领域:权富"股票T+0交易开户"专家热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