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滚动网报> 时政报道 > 正文

2013年福建生产总值21910亿元 增长11%

2014-01-12 16:33:1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徐家傲 陈瑜辉  
分享到:

东南网1月12日讯(本网记者 颜财斌)今日上午,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会上,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书面形式向大会报告了福建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表示,初步预计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21910亿元,增长11%,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年度主要目标任务。2014年,预期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5%左右。

《报告》分别从巩固产业基础,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加大有效投入,内需拉动持续有力;强化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开放,闽台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推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一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

《报告》具体指出,2013年福建省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925亿元、11325亿元和8660亿元,增长4.2%,12.8%和9.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0:51.7:39.3调整为8.8:51.7:39.5。农业保持平稳发展,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3260亿元,增长4.3%;粮食总产量664.4万吨,增长0.8%;肉蛋奶产量251.55万吨,增长4.1%;水产品产量657万吨,增长4.5%。工业发展趋稳向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915亿元,增长13%;实施“百项千亿”重点技改项目614项;长乐纺织化纤、福州光电显示器、泉州鞋业等8个产业集群产值超千亿元,纺织服装、制鞋、不锈钢、石化等产业形成较完整产业链。服务业加快发展,交通物流企业实力增强,旅游业较快发展。海洋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海洋生产总值5900亿元,增长15%,65个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45个前期项目开工建设。

在强化民生保障方面,《报告》中指出,去年21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实施,完成年度投资666.1亿元,超年度计划的26.5%。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65.8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55%,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16元,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11184元,增长12.2%。人口自然增长率6.2‰。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双高普九”人口覆盖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2%,87.8%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7.7%。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医疗救助“一站式”及时结算服务时限全覆盖,全省医疗机构新增床位11161张。建立一体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惠及农村82.3万人、城市15.8万人。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15.36万套,基本建成11.95万套。造福工程危房改造完成5万户20万人搬迁改造任务。解决400.4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5%,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

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2013年持续推进“四绿”工程,完成造林绿化326.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3万亩。12条主要河流135个常规水质监测断面整体水质为优,水域功能达标率、Ⅰ~Ⅲ类水质占比分别为98.4%、95.2%;23个城市空气平均达标比例为99.5%;持续推进养殖业、城镇生活、工业园区、工业污染源整治,建成18座污水处理厂和2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市县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85%和94%。全面完成年度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可以实现。

《报告》同时指出,2014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预期全省生产总值10.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外贸出口增长7%。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城战新增就业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

《报告》表示,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城镇化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按照省委部署,深入实施“三规划两方案”,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