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东南网事:温暖马上到家 东南网喊你来领祝福了

2014-01-20 08:3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晓夏  
分享到:

“110随手拍”:交通执法靠公众可行吗

东南网1月20日报道 本网记者卢金福

10日,厦门警方推出了交通违法“110随手拍”,向社会公开招募了首批110名“拍客”,作为“110随手拍”举报人,由110进行统一培训后参与。今后,“拍客”拿着手机拍下的交通违法行为、违法照片或视频被上传到110指挥中心,经过警方核实后,将作为证据进行处罚。此举引发了网友热议。

网友:交通文明要各方努力

据了解,厦门警方对举报有效的市民采取每起5元至10元的适当奖励。目前,“110随手拍”举报的区域只限于厦门市区的20多条路段,警方称此项举措运行成功后,将在全市范围推广。

不少网友对此表示赞赏。网友“szc503”表示,可治理避开警察和电子眼的违法车辆,“现在很多车都是离交叉口远点进行加塞,这样探头拍不到”。

还有网友建议用拍他人违章来抵自己的违章。福州网友“刘赵琪”说:“可以用拍违章来抵扣自己的违章,这样发动全社会纠正违章行为,就像行人违章,罚他抓违章一样。”

有些市民表示,交通拥堵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车辆没有遵守交通规则,通过“随手拍”举报可以制约乱开车行为。“闯红灯有电子探头,但乱停车、加塞插队,随意越线,比较不容易被发现。”市民陈先生说。

不过,有网友认为,通过市民“随手拍”获得的违章照片不能作为处罚依据,后续的执法也会面临难题。还有网友担心投机分子会利用这种方式来赚钱。“比如有人拍了路边违停,拿着照片向车主要钱,不然就去举报。”网友“无关风月”说。

福州网友“随手拍”发微博

记者发现,不少网友会将路上看到的交通违法行为拍照并发到微博上,@当地交警部门官方微博,福州还有一个“出行随手拍”的微博,收集了不少网友拍下的交通不文明行为。福州市公安局也在其官方微博开设了“规范交通行为曝光台”,曝光违规车辆现场的图片,车牌号和违规的具体行为、时间、地点以及对违规的处罚等信息,并写有警方提示。

不过,福州警方此举也受到网友的质疑。福州市公安局回应称,曝光台主要是以反面典型来加大监督规范,希望广大车友们自觉遵章。针对网友发布的交通违法行为,福州交警支队相关人士表示,网友拍的图片存在可信度的问题,很难作为处罚依据,一般不会采用,目前暂时没有推出“随手拍”的计划。

2013年出台的《福建省“文明交 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3-2015)》提出,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交通管理和文明出行社会监督活动,鼓励群众使用手机、DV等工具“随手拍”,通过网络论坛、微博等媒介曝光交通陋习和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晒陋习、秀文明。

专家:监督不宜直接授权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吴立明并不赞成110“随手拍”的形式。他说,许多城市有采取过类似措施,但都无疾而终。他认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执法是公权力,不应该由交警部门统一聘请普通市民来取证。将公权力未经听证等程序私相授受,这是执法部门偷懒的行为,甚至形成产业链,拍客通过拍违规向对方索要财物。

吴立明说,可以鼓励群众监督,增强他们对公共事务参与的热情,交警部门可以根据群众的反映进一步核实,也是对公众参与的肯定。

东南网网友“赵耀世”认为,在通过招聘考核的渠道认定“拍客”资格的过程中,也应考虑避免因“拍客”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带来以“权”谋私的尴尬。

律师:“随手拍”交通违规不在隐私权范畴

福建拓维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罕溦表示,以目前的交通状况来看,“随手拍”举措可以在短期内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同时,他认为,此举并不涉及侵犯隐私权的问题,因为驾驶车辆这种行为是在公共场所发生的,涉及公共利益,并非当事人的私事。但他也提醒,网友如将拍下的车辆交通违规行为上传到微博并加以评论,可能会涉及侵害他人名誉权。此外,随手拍的市民也要注重自身安全,因为开车时拍照本身就可能是违规行为。

市民“随手拍”的图片或视频是否能成为处罚依据?张罕溦认为,市民拍摄的照片、录像需要经过警方提取并依据程序收集后,才能作为证据使用。只要图片或视频本身是反映客观事实的、且取证手段没有违法的,就应当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