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土壤样本来源遭质疑 福建省农科院称绝非炒作

2014-02-23 07:1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1 为何称“坑内土壤”?

“主要是新闻通稿表述有误,引起了不必要的误解。”省农科院宣传部负责人接受《华商报》采访时称,院方新闻稿提及的“坑内土壤”,是为避免误解菌株是兵马俑身上的,而按芽胞杆菌存活于土壤的常识加注“坑内土壤”。“我从来没有到过兵马俑,不知道游客是不能下坑的,也不能取土的,是我的失误,造成了社会的误解。”他表示。

至于论文中为何也提及“来自于一号坑”,该负责人解释说,“可能是更方便说明样本的来源地,说明这一地域。”

2 为何命名“兵马俑”?

据《华商报》报道,该负责人称,根据芽胞杆菌国际上命名的原则,一般是以采集地特征或者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如地中海芽胞杆菌。因该样本采集地刚好在兵马俑这个区域,所以专家采用了这个名字。“论文当时提交了两个命名,评审专家表示,为了便于国际交流,建议选用采集地命名,也就是‘兵马俑芽胞杆菌’,不存在网络上说的主观套用兵马俑来炒作之意。”

3 是否影响科学价值?

接受《华商报》采访时,该负责人还表示,鞋底土取样可能不够严谨,但筛选出了新种,还是十分不容易的。“国际上此前没有这一种,结论是造不了假的。是否是兵马俑一号坑土壤,完全不影响研究的结论与科学价值。”

□相关链接

芽胞杆菌是一类能产生芽胞的细菌,有较强的抗逆性,其活菌制剂具有强大生命力,应用于食品、农业、工业、医学、冶金、环保、军事等。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保鲜、生物降污、益生菌、酶制剂、饲料添加剂等一系列农业活菌制剂,90%均来自芽胞杆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