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福州3月3日电 (记者江宝章)素有“中国竹乡”、“南方林海”、“福建粮仓”之称的福建南平市,近年来,坚持绿色发展走新路,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速度加快、效益提升、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先后获得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智慧城市试点、低碳城市试点等国家级“金字招牌”。 南平是闽江的源头,山清水秀,生态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4.3%。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南平最响亮的品牌、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最大的后发优势。经过审慎分析、多方论证,南平市把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作为自己的目标定位,探索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路子。 围绕绿色发展定位,南平对全市所有21个传统产业进行梳理筛选,确定了涵盖食品加工、旅游养生、机电制造、纺织箱包、林产加工和生物工程、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的“5+3”产业格局,特别是将绿色食品、旅游养生、生物工程作为重点产业来培育发展。 南平是福建的农业大市,农产品资源丰富,通过整合资源,形成“一县一品”差异化格局。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达173家,年产值超一亿元企业达53家。圣农集团成长为全国最大的自养自宰白羽鸡专业生产企业、全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肉鸡生产食品加工企业。 依托武夷山“双世遗”品牌,南平利用优越的生态和清新的空气,加快推动观光旅游向休闲养生度假转变。2013年,全市旅游接待突破2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9亿元,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优越的生态环境让南平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一大批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相继落户。2013年,南平市引进投资额超2000万元以上项目876个,投资总额超2000亿元。 交通滞后是长期制约南平发展的一大瓶颈。近年来,南平不遗余力地加快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建设,逐步形成对接沿海、联结内陆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 明年,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京福高铁将建成通车,届时从南平(高铁武夷山东站)到北京只要6个多小时,到上海只要3个多小时,到省会福州只要1个小时。高铁的建设,将极大缩短南平与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高铁时代,近两年来,南平市安排高铁时代重点项目200多项,总投资1400多亿元,已完成投资400多亿元。 |
相关阅读:
- [ 01-27]福州畅通追薪维权绿色通道 督促补发工资3295万
- [ 01-24]南平光泽成为新型城镇化试点 探索山区县绿色发展
- [ 01-17]一年省电20万元,海尔中央空调成连锁酒店的"绿色管家"
- [ 01-09]奥体片区将建福州首个绿色生态城区 建千余亩公园
- [ 12-30]一年省电20万元,海尔中央空调成连锁酒店的"绿色管家"
- [ 12-04]福州启动绿色出行志愿行动 百名志愿者上路查交通
- [ 11-29]福州海峡奥体片区将建绿色生态城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