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2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黄光亮) 从鲍鱼到海参 价格日渐平民化 “老板,来盘爆炒海参!”近年来,随着“北参南养”的兴起,到餐馆吃海参也像吃鲍鱼一样寻常,蕉城市民陈登喜说,以前闽东海产品众多,可没有海参,现在闽东吾洋、官井洋海域大量养殖海参,一盘爆炒海参也就40元左右,大家都吃得起。 2010年开始,霞浦兴起了海参养殖热,在这股热潮的带动下,南方海参养殖热以霞浦为中心,四处开花散叶,“北参南养”打破了中国海参市场格局。“曾几何时,人们为能吃到鲍鱼而津津乐道,现在大家吃鲍鱼都习以为常了。”霞浦县委常委邱开养说道,传统北方出鲍鱼,南方没有鲍鱼,然而经过多年的研究培育后,福建也开始养殖鲍鱼,如今南方鲍鱼养殖区养出了比北方更价廉物美的人工鲍鱼,鲍鱼成了普通群众餐桌上的常客。 但霞浦海参的出现,引起了一场争论,到底是北参好还是南参优? 霞浦县南方海参产业协会会长汤青松说,当初,对于霞浦出产的人工养殖鲍鱼,一些北方鲍鱼加工企业也是一再强调北鲍比南鲍强。如今,南鲍已经完全占有国内鲍鱼市场,南北鲍商携手壮大了中国鲍鱼产业,实现了双赢。 “在如今海参大都是人工养殖的现状下,争论南北海参的孰优孰劣,没有任何意义。”霞浦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陈裕韶这样说道。他举例说,拿海参与鸡蛋对比,每百克海参蛋白质是16.5克,鸡蛋是14.4克,蛋白质含量大致相同,不同于普通食品的是,海参集多种营养于一体。现在海参的营养作用和功效被商家严重夸大,希望以此刺激海参价格,人为营造海参“神坛”地位,从而为企业谋取最大利益。霞浦县南方海参产业协会秘书长陈顺满说,人工养殖海参最大的目的就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价廉物美的海产品,人为制造海参暴利,是一种短视行为,让人人吃得起海参,才是他们的目标。 对比北参看南参 亟需精加工树品牌 霞浦拥有天然的海洋资源,东吾洋、官井洋两大海域的海水洁净度位居全国前列,放养在此处的海参,生长快、品质优。 陈顺满告诉记者,2013年5月,中国科学院海洋工程专家李长青到霞浦考察海参产业时评价说,霞浦海参是大连海参种苗青壮期在霞浦海域经科学养殖而成,品质接近野生海参。霞浦海参以海带为主食,平均10—29℃的水温让海参避免了冬眠,新鲜的饵料,无污染的生长环境,让霞浦海参个大、肉厚、口感好。日前,记者在霞浦县永兴水产工贸有限公司采访时,看到一位来自台湾的客商,以每公斤1040元的价格,一口气买走了500公斤盐渍海参。这位客商的评价是:值! 中国海参产业有三个养殖区域,分别是:辽宁半岛的“辽参”产业区;山东半岛的“鲁参”产业区;三都澳海域的“北参南养”产业区。南参与北参相比,南参的不足一是在于加工环节薄弱,本地海参产量与精深加工产能严重失衡,产品附加值低。海参加工在霞浦乃至整个南方尚属新生事物,海参加工有着许多特定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目前,霞浦海参加工企业虽有一定发展,但仍无法满足迅猛发展的霞浦海参的加工需求,加工层次低,主要进行盐渍粗加工。 其次是品牌建设缺失。当前,我国海参产业竞争激烈,过去的十年,是海参品牌建设的黄金时期,山东、辽宁的海参已经有獐子岛、东方海洋、好当家等知名品牌。“每年产量高达2万吨的霞浦海参,至今还没有自己的知名品牌,只能寄人篱下卖原料,扮演着北方海参企业生产基地的角色,这是南参的最大短板与悲哀!”邱开养说道,霞浦海参产业如果不尽早流转品牌建设的严峻局面,就不具备与北方海参企业竞争的本钱和实力。 做好外联内接 打造百亿南参产业 陈顺满说,北方有种苗优势,南方有饵料(海带)与环境优势,双方只有合作,才能做强中国的海参产业。 如今,规模化的海参吊笼养殖让霞浦海参产量及经济总收入等重要指标连续3年居全国县级之首,霞浦海参越来越有竞争的底气。现有的15家海参加工企业,正在酝酿建设霞浦海参的公共品牌,从而实现霞浦海参产业化从区域性产业向全国性产业升级的华丽转变,政府将在政策与资金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 近两年来,福州、罗源和浙江苍南的盐渍海参都到霞浦半成品海参交易市场进行交易,2013年盐渍海参交易额达20多亿元,一些企业和养殖户,为了提高综合效益,聘请了山东和辽宁专家,到霞浦加工干品海参和即食海参,就地批发和零售,从而在霞浦初步形成了活海鲜、盐渍海参、干品海参和即食海参交易市场体系。霞浦还积极对接中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厦门大学等院校,为海参养殖户提供养殖、疾病防治、饲料配方及加工等全过程技术服务。 邱开养告诉记者,培育以海参为主的海水养殖加工集群,是基于霞浦县资源、产业、人才和市场基础的内生型工业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竞争力,能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要做好外联,要加强与外地海参加工知名龙头大企业的对接和加工项目及其先进成熟的管理技术的引进;还要做好内接,鼓励、扶持和引导本地水产加工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进行转型升级,兴办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海参加工企业,为打造霞浦百亿海参产业奠定基础。 编后:物以稀为贵是商品价格的基本定律。近年来,随着北参南养技术上的突破,在市场供应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海参开始“掉价”。说到底,海参产品的本质是农副产品,农副产品的增值需要什么条件?这是想要做大海参产业者需要去思考的问题。海参从业者已经意识到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是产品增值的有效途径,而品牌建设则会给海参产品带来很好的市场空间。如何精加工树品牌?海参从业者要做大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相关阅读:
- [ 03-23]央视曝光大连等地销售糖干海参 福州暂未发现
- [ 02-09]榕加快大都市区发展 马尾新城20个重点项目开工
- [ 11-12]福州一食品店销售“进口海参” 却是三无产品
- [ 10-11]“北参南养”一哄而上产量大增 福建海参养殖恐大幅降温
- [ 04-10]福建省内首条海参加工线 在连江县官坞建成投产
- [ 03-18]官坞海参育苗加工基地将投产 预计今年产值5亿多
- [ 01-04]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将建福建省最大海参育苗基地
- [ 04-03]“北极海参”仍在售沃尔玛未提供进口凭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