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钱吧”“道歉吧”“离婚快”等线上法律产品的出现,让法律服务变得更加便捷和有针对性……在线法律服务正逐渐进入受众的视野 法律电商:律师服务也能“网购” 东南网5月1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包骞) 当你收到一封离婚诉讼的律师函,是对方仅花了数百元在网上购买的,你会觉得奇怪吗?近年来,随着一批在线法律服务电商的出现,传统法律服务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范例——在线法律服务开始涌现。 法律电商的服务模式有哪些?受众的接受度如何?律师们如何看待这种新兴事物?全新的线上法律服务模式会给传统业务带来怎样的影响? 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法律服务的“淘宝网” 当“淘宝”俘获了大批消费者时,一些法律服务业内人士也在琢磨,法律服务能不能在线售卖,提供商作为平台既负责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场所又负责约束双方的诚信行为。 记者在百度上输入“法律电商”。某广州法律电商平台这样自我推广:“基于用户的需求,把法律服务方式简单化,加强用户与律师的在线沟通,用户也可以直接把他们的资料上传到网站。” 在某法律电商网站首页,用户可以提交法律问题免费咨询。记者在该版块看到,已有共计2000多个提问,得到12个律师的回答。此外,通过输入争议种类、涉及金额即可自动搜索律师资料。系统会推荐相关律师以“默认”排序方式显示,用户可通过从业年限、星级、费用等进行排序。 那么,这个“默认”排序顺序是参照什么标准?该网站客服告诉记者,网站将律师的服务项目和用户需求进行金额匹配,让用户自由搜索律师。如果用户有推荐需求,那么网站也会推荐能力较强和服务态度较好的律师。律师注册时可以选择成为非付费律师或付费律师。付费律师需向网站支付10%的律师费,用于进行推广和显示专长标签。而网站上展示的报价是律师就相关需求提供法律服务而收取的律师费总额,仅供用户参考。 当记者质疑律师的资格合法性时,客服回复说,网站会审查律师的从业资格证,然后去司法局查证,才会挂网上。如果在网站上找到黑律师,将得到一定的赔偿。 记者发现,除了通过提供平台,让用户自行选择律师,还有的法律服务电商以网站的名义低价承接法律业务,再分包给更低价的律师来完成交付。在这个模式下,用户主要面对的是网站,服务费也直接支付给网站。 记者了解到,在某法律电商的平台上,用户可购买私人律师基础卡,该卡包含免费法律问题解答、免费法律风险评估无限次、2次律师面对面免费咨询服务、律师推荐8.8折等服务内容。费用为每年360元。该平台客服表示,平台根据各地区发展水平制定了不同的价格标准,律师收费会在该价格区间内浮动。 “网上”律师尚待监管 法律电商作为新兴法律服务模式,用户的接受度如何呢? 记者对福州市民进行了随机采访,不少市民表示有所耳闻,会考虑通过网络寻找性价比高的律师。但大部分市民表示,“不大能信任网络上的律师”。 律师电商的出现会给传统律师业务带来怎样的影响? 福建秉峰律师事务所的陈建敏律师表示:“如果法律电商平台办得好,是给当事人和律师搭建了一个好桥梁。”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法律电商的确可以分得一杯羹,但短期内不会动摇传统律师业务的根基。”省律师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丁兆增表示,如果法律电商只是提供一个平台,让律师和客户自由选择,按正规手续办理业务,这是合法可行的。但是,网站具有广告审查义务,如果网站出现假律师发布相关信息,并给当事人造成不良影响的,网站应承担民事责任且受到相关的行政处罚。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甘满堂则认为,法律电商对于年轻律师可能是个机会。“互联网的特点就是提供服务的平台广。一些年轻律师对互联网有敏锐的嗅觉,其机会就可能比一般的律师多一些,部分业务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 为了规范其发展,法律电商也面临着监管问题。 “传统监管有地域限制,法律电商可能会涉及外地案子,这会给监管带来新问题,是一个挑战。”省律师协会秘书长刘瑞兰说,还有对网站平台本身的监管,是对其内容的监管,要查看律师的执业证号、姓名、其他信息是否与数据库匹配等问题。因此在技术方面,要实现网上律师身份识别。 |
相关阅读:
- [ 05-08]实体店难挡电子商务冲击 福建零售大佬纷纷“触网”转型
- [ 05-06]连江法院借电商司法拍卖平台 依法处置涉诉财产
- [ 05-01]福建新式电商服务平台启动 统计部门用平台提供服务
- [ 04-30]全国首家电商与服务外包统计服务平台在福州上线
- [ 04-17]买家投诉天猫竟有电商卖假小米电源 官方证实
- [ 03-13]福州百货学电商推烧钱大战 3.14元可看电影
- [ 03-05]亚马逊、京东相继调整免运费标准 包邮门槛升高
- [ 02-24]国内外知名电商、资本机构代表 探讨平潭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