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梦”
2014-05-14 17:05:31 来源:福建人大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
德化县以71.3%的城镇化率居福建省各县之首,城区已集中了全县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虽然进了城,但受自身经济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并没有真正融入县城,其中住房问题是主要的制约因素。为此,德化县人大常委会以改善民生、维护民生、保障民生为着力点,通过强力监督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为百姓提交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为进城务工人员编织了一个幸福的“住房梦”。 群众关注,代表呼吁 德化县进城务工人员章宝川已经在德化县城打工了15年,他一家与另外两户务工人员合租在一个80多平米的套房内,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就是他们一家三口的卧室。房内的大部分空间被两张床占据着,其他的东西凌乱的堆放着。这是德化县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住房情况的真实写照。 “长期在城里务工,谁不想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谁不想能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但我们挣的那点钱,能买得起房子吗?”章宝川面对高房价发自内心的由衷感叹。 近年来,迅速窜升的商品房价格使德化县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城市步履维艰,更是冲淡了他们在县城拼搏和安家置业的希望,严重影响了他们对城市的认同。一部分青壮年和技能型的务工人员已开始逐步向其他城市转移,一部分年龄较大的务工人员因高房价回流到了农村。长此以往,势必影响企业的用工和城镇化进程。如何解决这些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让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区享有稳定的住所,事关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时刻牵动着群众和人大代表的敏感神经,德化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有76位代表,占代表总数的41%,提出关于进城务工人员住房问题的建议件13件。 专题调研,转化成果 “住房问题牵涉到大多数群众的利益,这是人民的关切,我们也是农民的孩子,我们不能再等了!”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涂健圻提出了开展进城务工人员住房问题的专题调研,并亲自挂帅,将课题分成供应对象、规划选址、组织建设、供房后的管理4个专题,由常委会四位副主任一人负责一个专题,并明确调研方式、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 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问卷调查、查阅资料、个别访谈和实证分析等形式深入分析了进城务工人员住房现状与需求。 从调研结果看,德化县进城务工人员中大部分住房来源主要是以租房为主,在城关务工的有38827户,其中租房的有25444户,占65.53%,占比近三分之二。大部分务工人员租住的条件差,生活设施不齐全,配套设施简陋,脏、乱和噪音污染现象严重,公共卫生和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大多数务工人员难以有固定的住所,往往是在哪里工作就搬到工作地点或子女上学的学校附近租住。在对进城务工人员居住满意度调查中,有65.2%的进城务工人员对居住现状不满意。打算在县城定居并有购房意愿占到79.5%,更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已经不愿意再返回农村,他们乡土依恋情结已逐步淡化,拥有住房、成为市民融入城市的愿望不断增强。 而较差的经济能力使进城务工人员购买商品房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以家庭年收入5万元左右的普通务工家庭为例,扣除房租、生活费、培养子女费用外,一年所剩无几,若购置一套80平米的商品房,需近60年积蓄。 为此,调研报告从规划选址、组织建设、供应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构建适合德化县进城务工人员群体特性和收入水平的住房供应模式,提出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建议。 该报告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吴深生书记看了报告作出批示:“调研认真细致,分析入情入理,措施实在具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一份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请抓紧转化成果,制发文件施行,早日造福务工人员。”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具体实施方案,于2013年11月制定出台《德化县进城务工人员安居工程建设实施方案》,逐步在德化县城东工业区、宝美工业区、三班蔡径和盖德村下洋四地建设住房7500套75万平方米,规划用地面积634亩。目前,城东和宝美工业区的两个项目已经启动。城东项目将分三期完成,分别于2015年8月、2016年10月、2018年1月封顶;宝美工业区项目将于9月15日进场动工建设,2015年12月份封顶。 |
相关阅读:
- [ 05-12]房产公司的活动临时取消通知不到位 30多人大清早被"放鸽子"
- [ 05-10]诏安县人大领导到秀篆镇调研
- [ 05-06]漳州市人大常委员会关于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 [ 04-30]东山县选举产生人大、政府、法院新领导
- [ 04-29]东山县选举产生人大、政府、法院新领导
- [ 04-29]漳州国税:开展纳税人“大走访”活动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