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溪自然村村民过去居住的茅草房。(资料图片)
送羊入户、上山造林,就地扶贫遭遇“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尴尬
赤溪村与霞浦县毗邻,辖14个自然村,有408户1806人,下山溪是其中一个自然村,“挂”在海拔200米左右的半山腰上。
5月17日下午两点半,在村部换上解放鞋,带上砍柴刀,由畲民李圣明带路,记者一行冒雨向大山深处的下山溪进发。
约10分钟车程,我们来到九鲤溪漂流的起点小溪。由此地开始步行,是一段泥泞的土路,深一脚浅一脚全是泥。走了十来分钟,李圣明带记者迈上一条高低不平的石阶路。
石阶一尺宽,没有扶手,没有护栏,一边是陡峭的山壁,一边是灌木丛生的山涧。雨水使长了青苔的石阶更加湿滑,一路小心翼翼,脚下仍不时打滑。突然一条长约30厘米通体碧绿的蛇从记者面前爬过,钻入路边的杂草丛。“这蛇很毒。”李圣明说。
惊魂甫定,继续上山,攀行约45分钟,终于抵达半山腰的一小片开阔地。
“这里就是我们过去住的茅草房,一遇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吃的是地瓜饭,配的是苦菜、盐汤。”李圣明回忆说,当年全村没有一丘水田,唯有眉毛式、斗笠型的小块农地,一家9口人,艰难地在边坡地种了近10亩地瓜,连口粮都很紧张。每月砍点柴火或扛根竹子到8公里外的湖林村圩场交易,50公斤柴火,只能换一点咸鱼、盐巴。过年时,就多跑几趟,买十几公斤大米上山,除了吃顿白米饭,剩下的做年糕、酿酒。
上世纪80年代,宁德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全区9个县有6个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120个乡镇有52个被列为省级贫困乡镇。全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60元,徘徊在温饱线上下的农村贫困户超过77万人,占当地农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全省吹响扶贫攻坚号角后,宁德地区把脱贫致富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坚持走大农业的路子,大力倡导“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弱鸟先飞”的进取意识、“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搞经济大合唱,同时向扶贫一线大规模派出工作组,掀开了闽东人民向贫困宣战的新篇章。
村民李先如依然清晰地记得,扶贫工作组翻山越岭徒步上山送羊崽的情景。
李先如告诉记者,村里的情况见报后,陆续收到一些捐赠,但生产依旧没办法跟上,还是穷。三只羊崽的到来,让他看到摆脱赤贫的希望。
“我就指望着羊崽早早长大、产下小羊,卖了钱给孩子买些吃的。”他说,有关部门给下山溪村民送了两批羊,每家的羊都公母搭配,一年半左右能产一批羊崽,每只羊崽可卖三五十元,但好景不长。山上的草基本是芒萁、艾茅,缺少嫩草。羊吃了很容易烂嘴巴,虽然生过几胎羊羔,也卖了点钱,可防疫跟不上,陆陆续续病死了。
后来,林业部门送来2000株柳杉苗,指导村民上山造林。5年后,柳杉开始成材,但囿于交通条件,根本运不出去。
时任赤溪村村主任黄国来告诉记者,下山溪自然村作为全国最早的扶贫对象之一,得到了以送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扶贫帮困。但因自然条件恶劣,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村民生产、生活仍举步维艰,到1993年底,人均年收入还不足2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