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我省首发青少年吸烟状况调查 每7个初中生就有1个吸过烟 东南快报讯(记者林雅刘朔)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卷烟,然而,福建每7个初中生中,就有一个尝试过吸烟,而且他们可以轻松买到烟。5月31日是第27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是“提高烟草税,保护下一代”。昨日,省卫生计生委发布《福建省青少年烟草使用调查报告》。这是我省首次开展的具有代表性的福建青少年烟草使用情况调查。 现状 推测现有初中生烟民达5.3万人 2013年,中国参与了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项目,福建省也参与其中。调查于2013年10-12月进行,选取了4个城市点和6个农村点,包括30所4144名初一至初三的在校学生,年龄13-15周岁。 调查采用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GYTS)标准问卷,主要内容包括青少年烟草使用、烟草依赖及戒烟、二手烟暴露、烟草制品的获取与价格、控烟宣传与烟草广告促销、对烟草的认知与态度等方面。 调查显示,我省4.7%的初中学生正在吸烟,其中男生和女生吸烟率分别为7.4%和1.5%;且吸烟率随年级升高而升高。 初中学生经常吸烟(指过去30天内吸机制卷烟达到20天及以上者)的比例达到了0.8%,其中男生和女生经常吸烟率分别为1.1%和0.4%。有15.1%的初中学生尝试吸烟(全国平均吸烟率18.8%),其中男生和女生的尝试吸烟率分别为22.3%和6.7%。尝试吸烟是指尝试吸过烟草制品者,即使是一两口,从数据上可以看出,约7个初中生中就有1个吸过烟。 我省专家根据2013年调查结果推测,在福建省112万在校初中学生中,现在吸烟者5.3万,尝试吸烟者16.9万,遭受二手烟雾危害的人数达74.0万。 近9成初中生买烟未被拒 可以按“支”买到烟 报告显示,农村孩子的吸烟比例远远高于城市孩子。城市初中学生吸烟率为2.9%,农村初中学生吸烟率为5.4%,是城市孩子的近两倍。 那么,我省在校初中生是从哪里获得香烟的呢?报告显示,45.1%的现在吸烟者从商店、商场、街边小贩或者售货亭购烟。其中有23.9%的现在吸烟者中按“支”购买机制卷烟。88.4%的现在吸烟者在购买机制卷烟时未因年龄小而被拒绝。 参与调查的专家分析,目前烟草价格偏低、学校周边烟草销售摊点较多、对分支销售卷烟没有明确的禁止,以及现有关于“禁止向18岁以下青少年销售卷烟”的法律没有得到落实和执行,使青少年很容易获得烟草制品,为青少年吸烟创造了条件。 不过有个好现象是,已抽烟的学生想戒烟的比例比较高。过去12个月内,每10个现在吸烟者中有7个尝试过戒烟,每10个现在吸烟者中有8个希望马上戒烟。 提醒 仅靠个人意志力难戒烟 最好寻求专业帮助 关于戒烟的问题,报告显示:现在吸烟者中认为自己想戒烟就能戒掉的比例为86.9%。有29.4%的学生肯定地认为一旦开始吸烟就很难戒断。现在吸烟者中曾经接受过戒烟项目或专业人员的戒烟帮助或戒烟咨询的比例仅为12.8%。 那么究竟要怎样戒烟呢?省人民医院戒烟门诊负责人、心内科主任医师郑峰指出,戒烟只有在吸烟者确实想戒的前提下才能够成功。很多人抽烟是因为头脑不清醒,心情烦闷。但是越抽,问题只会越严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另外,单靠个人意志力戒烟成功率较低。”郑峰提醒,据文献报告,在仅靠个人意志力戒烟的人群中,近8成戒烟者在1周内重新吸烟,坚持一年不复吸的仅占2.5%。郑峰强调,单靠意志力无法克服“烟瘾”,需要借助戒烟药物及辅助治疗,最好还是到医院寻求专业帮助。除此之外,烟民平时还可以做缓解戒断症状的运动:如做深呼吸或者慢慢喝水;闭上眼睛,放松身体;嘴里嚼些东西,如无糖口香糖等;做一些让双手忙碌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 但记者了解到,目前福州多家医院均有开设戒烟门诊,如附一医院、省人民医院、福州肺科医院等。不过,戒烟门诊开设后,主动前来就诊的烟民非常少。多数接受戒烟的患者是在心脑血管出现意外,如心肌梗死后,才下定决心戒烟。 郑峰说,很多患者以为来戒烟门诊就可以走捷径,能在较短时间内把烟瘾戒掉,但事实并非如此。戒烟治疗是一个比较长期的随访过程。 |
相关阅读:
- [ 05-29]福建首次发布青少年吸烟调查报告:4.7%初中生吸烟
- [ 02-13]乘客动车上吸烟引发烟雾器报警 被铁路公安罚款
- [ 02-04]南铁:春运以来开出21张动车吸烟罚单
- [ 01-28]春节上鼓山要防火 别在景区吸烟或燃放烟花爆竹
- [ 10-19]向莆铁路开通还未满月 开出首张禁烟罚单
- [ 10-18]向莆铁路动车上吸烟 乘警开出首张罚单
- [ 10-18]向莆线动车开出首张禁烟罚单 吸烟乘客被罚100元
- [ 10-03]旅客吸烟致动车减速明年起最高可罚2000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